奧地利境內雖然是以山地居多,但位於東部的維也納一帶則剛好是難得的平原地區。
多爾袞正是看中了這一點,加之己方擅於冬季作戰,才率領三十萬大軍南下。
此時,維也納城下的勤王大軍的兵力已經高達七十萬,是來犯之敵的兩倍。
奧軍並未得到了兵力上的增援,侯賽因隻是獲得了約一萬騎兵、五百輛蒸汽坦克、三十六門重炮,以及數百門輕型火炮,加上大量糧草的援助。
好消息是,新一批的援助裡包括一百挺機槍,使得侯賽因所部裝備的機槍總數上升到了兩百五十挺,而且都是沒怎麼開過火的新槍。
預計年後還能獲得一百輛新式蒸汽坦克,以及上麵搭載的一百挺機槍,不過似乎對麵已經開始蠢蠢欲動了……
在與奧軍對峙了大半年之後,利奧波德再也無法忍受敵人再次將自己堵在家門口,這種行徑讓他感覺非常不好,而且使其顏麵掃地。
作為整個歐洲唯一的皇帝,被兵力遠遜於己方的敵人圍困在自己的都城,這恐怕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
更何況如果在兵力占優的維也納戰場無法取勝的話,那麼給布拉迪斯拉發城解圍就更彆提了。
維也納不光是神聖羅馬帝國的心臟,更是整個歐洲的心臟,絕對不能被該死的敵人給奪走。
為了神聖羅馬帝國的榮光,為了哈布斯堡家族的榮耀,為了整個歐洲的信念。
是役必須擊敗來犯之敵,取得一場值得後世銘記的勝利!
一直拖到十二月十五日,利奧波德才決定發動進攻。
這是考慮到奧軍難以適應寒冷的冬季,並且一旦擊潰敵人,己方騎兵便於追殺對方難以從戰場上逃走的步兵了。
冬季的平原上根本沒有多少植被,己方進攻受挫,還能回城,敵人要是失敗的話,那就隻能向南敗逃了。
唯一的問題就是奧軍雖然沒有圍城,卻在己方營地周邊挖設了大量的戰壕,目的就是為了長期堅守。
跟布達佩斯那次相類似,隻要聯軍想要出擊,就要麵臨這種棘手問題。
侯賽因的策略就是戰略進攻,等抵達既定戰場,便開始戰術防禦。
尤其是在聽過賈馬爾等人介紹上次在多瑙河西岸的戰鬥之後,侯賽因就更加堅定地使用這種新戰術。
光壕溝就挖設了兩道,外側用來阻擋對方的戰車與騎兵的衝擊,內側的則作為己方步兵的庇護所和戰鬥室。
可以說,除了衛生條件差一些之外,其他都還可以,尤其是能夠保命,這才是最重要的。
全軍擁有左輪步槍超過四萬支,光是這部分武器的火力就相當於此前的四十多萬騎步兵。
所以隻是從表麵實力上顯得奧軍弱於對方,實際雙方的火力比拚方麵,奧軍反而占據相當大的優勢。
如果敵人不主動進攻,侯賽因也犯不上派兵過去,掩護步兵進攻也需要大量的彈藥。
在形勢不明朗的情況下,還是以穩為主,絕對不能輕易犯錯。
作為全軍主帥,哪怕犯一個小錯誤,都可能導致數千人喪命。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不論自己還是利奧波德,一旦犯錯,其代價就絕對不止幾千條人命了……
十二月十五日一早,天空已經是灰蒙蒙一片,天空飄著紛繁落下的雪花,地麵能見度降至不到一千英尺。
利奧波德等的就是這種天氣,不但可以掩護己方步兵進攻,還能讓敵軍的炮火優勢大打折扣。
鑒於上次煙霧彈還是有效的,此番利奧波德也讓安裝了迫擊炮的戰車攜帶了不少煙霧彈,可以邊走邊放。
夜襲已經不在考慮之列了,利奧波德征求過紹姆貝格等將領對於夜襲的看法,最終放棄了這種進攻方式。
如果不能取勝,尤其是半路被敵人給發現,那麼所謂的夜襲實際上就是瞎打,而且還會讓士兵們白白送命。
白天能見度再差,也比夜間要好得多,便於己方指揮與組織士兵。
尤其是這次參與進攻的五十萬步兵都攜帶了完全可以抵禦敵軍子彈的胸甲,還有大量戰車掩護,絕對不會再發生之前的情況了。
為了配合步兵進攻,聯軍一次出動了高達五千餘輛戰車。
很大一部分是由四輪馬車改裝的,但前麵加上了一塊鋼板,後麵還有三層木板,已經完全可以抵禦小型加農炮的直射了。
在普通步兵列裝了胸甲之後,負責一線衝鋒的士兵還配發了鐵皮盾牌,升級到了頂盾步兵,同時兼顧投彈。
由於兵力急劇膨脹,以至於加上外購與自產的火槍,步兵火力也隻能做到勉強夠用而已。
彆說是燧發槍,連簧輪短銃都無法給低級軍官實現列裝。
為了彌補彼此之間的火力差距,手榴彈就成了最佳選擇。
凡是少校以下的軍官、士官和士兵,每人至少攜帶兩顆手榴彈。
隻要衝到可以投彈的距離,就一定要把身上的所有手榴彈全都扔到對麵去。
在步兵竭儘所能之後,餘下的部分就要看戰車與騎兵的發揮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布達佩斯戰役所付出的巨大傷亡並未白費,至少讓利奧波德學到了多兵種協同推進戰術。
除了飛艇之外,聯軍這邊算是該有的都有了,就算仿造的版本性能不如原版,隻要確保足夠多的數量,也能起到應有的作用。
在這種糟糕的天氣下,飛艇有沒有也就無所謂了,說不定還能有機會打下幾艘奧軍的飛艇。
利奧波德在正麵部署了十萬步兵和兩萬騎兵,作為佯攻和牽製。
左右兩翼則都安排了二十萬步兵和四萬騎兵,不算戰車裡的士兵和協同推進的炮兵,投入的總兵力就已經高達六十萬。
利奧波德心裡很清楚,投入兵力少了,根本就打不進侯賽因的陣地,更彆說重創甚至擊潰對方了。
要想贏得更多的錢,就一定要事先下足籌碼才行。
考慮到天氣狀況已經達到了自己的心理預期,加之兵力規模達標,各種準備也相對充分,利奧波德有信心在自己的家門口擊退來犯的奧軍。
這種天氣對進攻一方是較為有利的,但能見度太低的話,集結部隊也很成問題。
好在並不需要列陣衝鋒,隻要按照各自的營連級作戰單位把人湊齊,然後軍官們聽著鼓手和號手所發出的節奏,指揮所部平推過去就行了。
前半段是走,後半段是跑,儘可能快地衝到敵人的戰壕裡,跟在布達佩斯那邊的情況如出一轍。
布達佩斯戰役,利奧波德贏得了戰術上的勝利,奪取了兩座城堡。
侯賽因則贏得了戰略上的勝利,不但迫使對方主動撤退,還反推到了維也納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