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八零年秋,柯爾貝第三次訪問明帝國,也很可能是這輩子最後一次。
雖然身體欠佳,但柯爾貝還是堅持親自前往明帝國考察參觀。
他要在死前再看一眼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的發展狀況,回去好稟明國王陛下。
路易十四並不想公開承認已經吃掉西班牙本土,占據了半個英格蘭和北美的法國僅僅是世界第二。
可在心裡,光是路易十四,而且麾下的文臣武將們都明白,法國就是世界第二。
讓國王陛下難以啟齒的原因很簡單,“世界第二”風光無限,隻不過與世界第一的差距有點大……
在軍事方麵,拿海軍艦隊做對比。
明帝國不算鄭芝龍的艦隊,便包括八艘四級鐵甲艦、十三艘三級鐵甲艦、三十二艘二級鐵甲艦、四十三艘一級鐵甲艦。
法國海軍隻有一艘三級鐵甲艦,也就是明帝國皇帝無償贈與的那艘,以及包括自製的二十艘在內的三十六艘一級鐵甲艦。
也就是說,哪怕不算一級鐵甲艦的零頭優勢,明帝國也比法國海軍整整多出了八艘四級鐵甲艦、十二艘三級鐵甲艦、三十二艘二級鐵甲艦。
如果折算成戰鬥力的話,法國海軍的實力僅僅是明帝國海軍的三分之一!
就這還得是樂觀估計……
柯爾貝這次帶著少將圖爾維爾前來,就是為了采購並引進三級鐵甲艦。
十年裡,法國給這個盟友送去了超過兩百萬礦工。
按照此前向明帝國輸送的奴隸礦工數量折算成銀幣,不算返航時運輸充抵的貨物部分,至少價值兩千萬。
路易十四已經與威廉三世商定,雙方各出資一億銀幣,分為十年貸款,每年各向明帝國支付一千萬銀幣,引進三級鐵甲艦的建造技術,包括四艘同級艦。
兩億銀幣買四艘三級鐵甲艦加上相關技術,這是十年前訂好的事情。
路易十四還擔心明帝國的皇帝會反悔,畢竟較於此前的物價,對買家來說,這算是非常實惠了。
柯爾貝這次帶來了三千五百萬銀幣,其中有一千萬是采購三級鐵甲艦的首付款,其餘金額視具體情況而定。
站在六十多歲的柯爾貝身邊的圖爾維爾還不到四十,顯得意氣風發,對明帝國海軍有嫉妒也有期許。
能夠跟隨柯爾貝前來,還要感謝已經就任法國海軍總司令的德埃斯特雷的推薦。
德埃斯特雷在圖爾維爾身上看到了自己當年的模樣,柯爾貝也覺得這個年輕人值得好好培養,便請示國王陛下,將其帶到了東方世界。
其實艦隊進入緬甸以南的安達曼海,便等於進入了明帝國的勢力範圍。
明帝國在安達曼群島與尼科巴群島都建立了海軍基地,此前荷蘭也同意明帝國在其控製的錫蘭島設立海軍基地。
柯爾貝懷疑荷蘭將與明帝國建立更加親密的同盟關係,但苦於找不到相關證據。
在擔任財務大臣同時兼任海軍事務大臣之後,柯爾貝一直努力發展法國的造船工業。
尤其是從明帝國引進一級鐵甲艦的相關技術後,寄希望於憑借法國自身的技術實力,能夠借此機會主推造船工業蓬勃發展。
到一六七五年,法國造船廠算是徹底消化了一級鐵甲艦的建造技術,並自行研發出兩千六百噸級的鐵甲艦。
戰鬥力介於一級鐵甲艦與二級鐵甲艦之間,屬於積累產品,但畢竟也算是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路易十四對此十分高興,並將該級鐵甲艦命名為“查理曼大帝”級。
此前從明帝國引進的鐵甲艦為“高盧”級,授權建造的同級艦為“法蘭西”級。
“查理曼大帝”級對法國軍事工業發展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路易十四批準建造十艘同級艦。
同時下令研發四千噸級鐵甲艦,按照噸位與戰鬥力折算,相當於明帝國的三級鐵甲艦。
柯爾貝從造船工程師的口中得知,從研發到下水,光是試驗艦恐怕就需要七八年時間。
正式批量建造的話,應該在一六九零年是比較穩妥的……
這還是在一切順利的前提下!
模板是現成的,就是那艘獲贈的三級鐵甲艦。
但由於沒有設計圖,工程師們又無法拆解這艘戰艦,所以仿製的難度就非常之大了。
在權衡了一番利弊得失,主要是看自己兜裡的錢夠不夠多之後。
路易十四終於同意了柯爾貝提出的引進技術的請求,用十年時間造一艘試驗艦。
省錢是省錢,但能否滿足批量建造的要求,那就存疑了。
對法國來說,一億銀幣的開價不算低,可分期付款的話,也能承受得起。
如果能得到兩艘成品,那這筆錢就花得物超所值了。
與路易十四抱有同樣想法還有荷蘭執事威廉三世!
為了鞏固全球第二海上貿易地位,荷蘭必須持續增強海軍實力。
儘管盟友法國的國力是全球第二,但荷蘭貿易總額與海軍實力均為全球第二。
荷蘭艦隊的規模與法國相差無幾,差彆在於官兵素質明顯高於法國海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法國海軍的優勢就在於驍勇善戰的陸戰隊,純海戰還不是荷蘭艦隊的對手。
前荷蘭海軍總司令特羅姆普與昊菁皇帝的老朋友普特曼斯先後故去。
年過七十的名將魯伊特又不便遠行,這次訪問明帝國的任務便落到了年近六十的範德紮恩的肩上。
他隻負責戰艦性能方麵的事情,具體談判工作則由小普特曼斯來完成。
為了示好明帝國,此前威廉三世已經同意盟友在錫蘭建立海軍基地。
作為代價,雙方同意在一六八零年簽署一份協議,內容是用四艘三級鐵甲艦交換錫蘭島斯裡蘭卡)。
在協議執行之後,荷蘭仍舊可以保留在南亞次大陸的屬地,明帝國不會予以乾預。
小普特曼斯也向威廉三世表示,明帝國似乎對這片擁有了牛糞、咖喱、恒河水且土邦林立的地方興趣不大……
根據雙方的君子協議,魯伊特會幫範德紮恩再帶兩年海軍,等後者返回本土之後,便可就任海軍總司令。
前者也希望範德紮恩可以在明帝國好好看一看,尤其是觀察其海軍的發展狀況,以此為背景來製定未來二十年荷蘭海軍的發展計劃。
等見到了昊菁皇帝,範德紮恩與小普特曼斯得到了三個關於三級鐵甲艦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