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爾維爾在來到東方世界之前,曾經認為擁有多達三十七艘鐵甲艦的法國海軍已經非常了得了。
即便實力遜於優先發展鐵甲艦的明帝國,可雙方的差距也不會太大,無非是法荷兩國的聯合艦隊可以匹敵明帝國的艦隊。
但等抵達第一站廈門,這種想法就有些鬆動了,因為看到了停泊在錨地的兩艘四級鐵甲艦。
柯爾貝還告訴這位少將先生,鄭芝龍擁有多達八艘同級的鐵甲艦,聽駐明帝國的大使彙報,還另外訂購了八艘同級艦。
十六艘七千餘噸的四級鐵甲艦!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圖爾維爾確定柯爾貝先輩不會用這種事情跟他開玩笑,隻能鬱悶地看著覬覦的目標。
法國艦隊可以在廈門停泊和補給,但一行人想要參觀四級鐵甲艦的請求被對方婉言謝絕了。
因為涉及到軍事機密,鄭軍艦隊與朝廷艦隊都裝備了同級戰艦,無權向第三方進行展示,“遊客”暫時隻能參觀三級鐵甲艦。
這玩意法國已經有了一艘,自然沒必要參觀。
事後圖爾維爾覺得還不如不看,否則在看過之後,心裡就更鬱悶了。
看了也沒錢買,即使有錢買,對方也不一定會賣……
柯爾貝私下告訴圖爾維爾,光是鄭一官的艦隊的實力,就足以淩駕於法荷聯合艦隊之上。
鄭軍艦隊的規模大致與明帝國皇帝麾下的艦隊相當,也就意味著整個明帝國的海上力量約等於法荷聯合艦隊實力的五六倍。
彆提法荷兩國擁有的大量的木製戰艦,那玩意能應付現代海戰的話,兩國也不至於耗費巨資購買鐵甲艦,並引進相關建造技術了。
不光如此,柯爾貝還對已經悶悶不樂的這個後背進行了補刀。
根據己方搜集到的情報分析所得到的結果,明帝國的新一代主力艦將於三年內下水。
這個情報是比較可靠的,因為新一代主力艦的試驗艦已於五年前下水。
由於其排水量可能攀升到萬噸級彆,所以建造時間也會相對長一些。
圖爾維爾已經不敢想象,如果明帝國一次下水八艘萬噸級主力艦,那將是什麼模樣了。
相比之下,本國連建造四千噸級鐵甲艦的技術都不具備,還要向明帝國來購買。
雙方的噸位差距隻是表麵現象,實質則是技術水準與造船能力。
在抵達天津之前,法國艦隊還在青島停留過。
圖爾維爾親眼見到了這個東方帝國同時開工上百艘鐵甲艦船的情景,真是讓他終生難忘。
雖然在青島那邊建造的多以商船和漁船為主,但也都是用鋼鐵做成的,很少有木製船隻,與法國本土造船廠的情況完全不能等同。
在看過四級鐵甲艦以及五級鐵甲艦的試驗艦之後,圖爾維爾似乎對三級鐵甲艦的技術沒那麼上心了。
斥資一億銀幣引進已經遠遠落後世界一流主力艦的技術,對本國來說就有些雞肋了。
在短期不與明帝國反目成仇的前提下,完全可以用這筆錢購買其他技術。
以本土工程師的科發能力,十年之內應該能夠造出噸位與戰鬥力近似於的對方三級鐵甲艦的戰艦。
但圖爾維爾也明白,省掉這一億銀幣的話,就意味著未來十年,法國與明帝國的造艦技術和艦隊實力方麵的差距還會被進一步的拉大。
從目前的情況來判斷,這個趨勢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作為財務大臣兼海軍事務大臣,柯爾貝也在猶豫,這輩子都沒有如此舉棋不定。
“陛下,我很榮幸有機會再次見到您!”
“朕也很榮幸,我們不是第一次見麵,不需要如此客氣!”
昊菁皇帝在自己的仙宮接見了荷蘭頭號掮客小普特曼斯,以及海軍上將範德紮恩。
“上將先生還是第一次來到這裡,有什麼不明白,朕就不多介紹了,因為經驗豐富的普特曼斯先生會為你解答一切疑惑!”
關於這位的背景,昊菁皇帝已經從荷蘭大使口中打聽到了。
隻要不是敵人,一切都好說。
儘管大明與荷蘭曾經大打出手過,然而隨後雙方就握手言和了,因為利益方向基本一致。
荷蘭在歐陸要防範咄咄逼人的法國,在海上要低於英國與西班牙的擴張。
大明要讓法國成為歐陸最大的標靶,同時要對英西兩國進行複仇。
在這種情況下,求同存異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關於用錫蘭島換購四艘吉野的事情,已經談了兩年之久。
此前荷蘭也同意明軍艦隊進駐該島,說明對這筆買賣十分的上心。
昊菁皇帝也對荷蘭大使明確表示,此舉並非針對荷蘭,而是大明的既定戰略。
大明艦隊離開本土南下,經呂宋、馬來、蘇門答臘、安達曼群島、錫蘭島、馬爾代夫,繼續向西便可抵達非洲東海岸。
對昊菁皇帝製定的戰略來說,錫蘭島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當然,荷蘭人也可以拒絕這種換購方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吉野的市場價不低於五千萬銀幣,四艘就是兩億銀幣,而且隻高不低。
這種開價已經算是誠意十足了,你就算現在倒貼兩億銀幣給荷蘭,對方都拿不出同級鐵甲艦,更彆說四艘嶄新的吉野了。
由於威廉三世肯定猜到路易十四是絕對不可能有財力一次采購四艘三級鐵甲艦的,所以這次是荷蘭海軍實力超越法國的天賜良機。
往後或許可以用錫蘭換取噸位更大的五級鐵甲艦,但往後的事情誰能說準呢?
萬一明軍攻取了南亞次大陸最南端,豈不是等於錫蘭就砸到自己手裡,賣不出了?
威廉三世經過與魯伊特、範德紮恩等人的多次商議,終於同意了這個換購方案。
既然連非洲南部和東印度群島都可以用來換購鐵甲艦,那麼錫蘭自然可以被寫在菜單上。
之前用南非換購了六艘三級鐵甲艦,用東印度群島換購了十二艘一級鐵甲艦。
加上這次用錫蘭換購四艘三級鐵甲艦,光是賣地,荷蘭就到手了二十二艘鐵甲艦。
包括獲贈的那艘三級鐵甲艦在內,荷蘭海軍即將在役的鐵甲艦便有十一艘三級鐵甲艦和五十一艘一級鐵甲艦,總計六十二艘之多。
說是“即將在役”,是因為當初與昊菁皇帝簽訂了關於南非換購的合同注明。
在一六八零年,明帝國才會出口三級鐵甲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