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還不如一刀抹脖子算了!
“既然如此,朕便靜候爾等的佳音了!”
昊菁皇帝此前跟沈迅提及過此事,歸結為成長的煩惱。
大明就像一個少年,隨著年紀的增長,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關鍵在於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要麼不解決,若是打算解決,就不能猶豫。
當天,各商會會長都將本行業的會員召集起來,下達相關通知。
有些人自然不以為然,覺得是皇帝的疑兵之計,正所謂兵不厭詐。
更多的人則在冷眼旁觀,本著從眾心理的作用,哪邊人數多,他們就跟風哪邊。
翌日,也就是開始計時的第一天,同行們都在互相通氣,試探對方的態度。
沒幾個人打算主動給自家的童工拿錢,並且補繳偷逃的稅款。
哪怕一枚銀幣,他們也不想往外掏,更何況此時關乎成千上萬枚銀幣。
一個童工每月賺一枚銀幣,一年就是十二枚,三年三十六枚。
一百個童工,三年總計便是三千六百枚之巨!
算上偷逃的稅款,那就得上萬了。
這筆錢能讓自己吃多少頓山珍海味啊?
憑甚子交給狗皇帝?
白日做夢!
第二天,各商會的會長、副會長以及與他們關係莫逆的會員開始補報自家的情況。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一旦出現某個行業的商人有大規模偷逃稅款的行為,首先倒黴的就是會長與副會長。
那些與其關係較好的商人也知道了,這次昊菁皇帝是玩真的,絕非隨口說說。
當年施雷霆手段,收拾偷稅商人,由於間隔時間過長,已經被後生們給忘記了。
在某些時候,這種選擇性失憶是非常致命的!
第三天,一些膽小的商人也開始行動了,畢竟自己的口氣再硬,也硬不過廠衛手裡的鋼刀!
欺君之罪……
罪行與謀反是同級彆的!
你要是真打算謀反,那就死硬到底,一枚銀幣都彆交!
“陛下,各行業約有四成商人補繳了稅款,尚有約六成多未繳!”
“情況核實過了?”
“臣核對過戶部賬目,確鑿無誤!”
“嗯!想跟朕玩法不責眾的遊戲,那就拭目以待吧!”
抓人這種事,都察院是不用乾的,出動廠衛就行了。
當年的事情,大概是眼下這些商賈的父親或者爺爺那輩人才會經曆的事情。
說不定也有人在場親眼看過,不過年代久遠,這會兒大概都忘得差不多了。
憶苦思甜嘛!
昊菁皇帝就要讓某些人知道,自己的血就是甜中帶腥的!
至於為什麼昊菁皇帝對童工以及偷逃稅款之事如此清楚,當年收養的某些孤兒,早就在各行各業裡潛伏起來了……
既然在軍隊裡能當活體監視器,在工廠裡也一樣,還不用擔心直接被敵人給擊斃了。
而且輕工廠裡的工作更適合女孩來做,也讓昊菁皇帝有了一個安排女孩就業的渠道。
朕養了爾等這些年,爾等也辛辛苦苦為朕打探情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思前想後,昊菁皇帝便決定將其臥底的工廠送給這些義子義女。
可謂兩全其美,善哉!妙哉!
怎麼送呢?
到期尚未補繳稅款的商人會被羈押起來,廠衛會通知其家屬前來繳費。
繳費速度排名最後兩成的商人,昊菁皇帝覺得他們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其工廠會被賤賣,售賣的對象,顯而易見。
一個人肯定買不起,完全可以多人湊錢來個股份製經營嘛。
巧取豪奪的名聲不好,那就掛靠在一些乖巧懂事的商人旗下就行了。
與此同時,得到命令的北廠已經將人員駐紮在城內各處,防止彆有用心之人從中挑唆。
北廠是皇帝麾下可以野戰的部隊,領銜的孫應元是個準太監。
近衛營長期駐防城內,主要負責皇城附近的安保工作。
有了這兩支力量,加上東廠和錦衣衛,以及順天府的巡邏隊,偌大的北都也出不了多大的事情。
尤其是通過沿街的大喇叭一廣播之後,百姓都知道了事情的梗概,對廠衛的行動也就沒有疑惑了。
除了逮捕奸商之外,城內生活一如既往,酒照喝,舞照跳,也不影響酋長和外商們的生活。
這兩個團夥,一個是分紅得來的錢,本身就是扣過稅的。
另一個是從進出口貿易上賺錢,海關也會扣稅。
此事與他們完全無關,全當看戲了。
最終,有七百多家奸商被定罪,其中有近百家出逃,嫌犯尚未歸案。
然而這些跑路的也是插翅難飛,各大港口都有海關,海麵上還有巡邏艦。
抓到一家出逃之人,特彆是奸商,就意味著艦上的官兵都能吃個把月的大餐了。
在海上,哪怕出價一千銀幣,也換不來大明海軍給對方行個方便。
發現沒有簽證的明人,而且船上不止一個,那整艘船都會被扣下。
有簽證的也跑不了,通緝犯名冊會在第一時間經火車送往天津港。
十天之內,大明所有港口都會有名冊,除非對方自有船隻或者向內陸跑路。
喜歡明末黑太子請大家收藏:()明末黑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