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眾人總算體會到了海軍的快樂,當年揭暄遠征美洲,艦隊與陸戰隊可是沒少吃牛肉。
本土是禁止隨便殺牛的,店家賣的拉麵也以肘子肉與紅燒肉這樣的主料居多。
到了北美,黃廷等人總算是可以遲到一碗香氣撲鼻的紅燒牛肉麵了。
最讓人感到驚歎的是,牛肉的分量比拉麵還多!
這便是家鄉的味道,使得很多人都感慨萬分……
連負責帶路的印第安向導都分到了一大碗,在吃過之後對這種美食讚不絕口。
尤其是在打聽過之後,居然用小麥與牛肉等幾道食材便可製成,更是大為欣喜。
打算回去向酋長推薦,以後成為本部落的標準配餐!
席間,黃廷打聽之後才知道,戰場附近就有一個印第安部落,與南邊那位是親戚。
故而向導才說,英國蠻夷吃掉的這些牛都是他們的財產。
這下遠征軍為其報仇雪恨了,黃廷也信守承諾,將繳獲的槍支彈藥,包括幾門小型加農炮都送給了酋長。
武裝印第安部落並不會給遠征軍造成威脅,大明早已開啟工業化進程了,連草原的酋長都變成投資商了。
印第安酋長們與當年的草原上的酋長們彆無二致,都是以放牧為主,因此產生的文明等級的差距是顯而易見的。
往後這些酋長們也會被同化掉,但牧場可以保留,畢竟有人總比沒人好。
本土的很多人不理解昊菁皇帝的這番話,動腦子想想就知道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大明商品的市場,就能給帝國賺錢!
印第安部落隻能出售牛肉、馬匹、獸皮這區區幾樣東西,他們需要的生活用品就多了去了,大明卻都能提供。
哪怕骨折了,去大明醫院就診也能給你接上,其他方麵就更不用提了,這便是發展科技的好處。
越是落後的地方,對大明的威脅也就越小,昊菁皇帝非常歡迎印第安酋長們加盟入夥。
更何況北美那麼大,除了張天寶的大東帝國之外,其餘都會歸大明所有。
被印第安小夥伴暫時看著,總比被白皮蠻夷霸占要好得多。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印第安部落與新來的移瑉都不會發生根本性的矛盾。
定居點將以加州南部至墨西哥,以及東海岸和五大湖為主。
像密蘇裡、堪薩斯、艾奧瓦、內布拉斯加這種地方,完全可以變成印第安部落的保留地。
對昊菁皇帝來說,隻要各部落服從管理,彆說放牛,就是在內陸飼養白皮,也沒人管你們!
前期對定居點的任務就是經商、種地、挖礦,其他方麵暫時不考慮。
第一步,還是要從西班牙與英國這兩個無賴手裡將屬於大明的土地再搶回來。
黃廷大費周章,就是想利用拉網式的掃蕩戰術,先找到詹姆斯二世的藏身之處。
擒賊先擒王,將這隻蠻夷土鱉大王抓住之後,收拾其他臭魚爛蝦就容易多了。
不過在團滅四百多英軍之後,連這裡的最高長官,也就是一位少校營長都不知道這個。
很顯然,詹姆斯二世吸取了此前的教訓,這次學聰明了,或許再也不想自己第三次被水淹了……
對黃廷來說,這就等於是大海撈針了。
除非抓獲知曉詹姆斯二世老窩的人,否則隻能慢慢掃蕩。
結束作戰的具體時間,鬼知道是甚子時候!
好消息是根據飛行員的報告,在阿肯色上遊地區發現了遠征軍活動的蹤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也就是說,曾英所部已經抵達了俄克拉荷馬北部地區,先頭部隊可能已經進去了堪薩斯南部。
黃廷對此當然非常高興,立刻決定全軍明天就拔營,渡過阿肯色河,進入密蘇裡地區掃蕩敵軍。
曾英目前的位置是阿肯色河上遊,按照六分儀計算,應該已經進入了堪薩斯中南部。
他不是來打英國佬的,而是尋殲原得克薩斯地區的西班牙守軍。
對方一路向北敗退,他也就隻能跟在後麵追殺了。
對方以騎兵為主,曾英手裡的騎兵卻非常少,不過兩千,戰馬還是前期繳獲的。
騎兵部隊以連為作戰單位,配合飛機,進行小範圍的掃蕩。
一旦遭遇敵軍的大部隊,便可以暫時後撤,墜在獵物屁股後麵,等待援兵。
在裝備彈匣式步槍與左輪短銃,特彆是輕機槍之後,即使五百西班牙騎兵也難以戰勝一個連的明軍騎兵。
正因為這樣,戲班人吃了幾次大虧,損失了上千騎兵,便再也不敢跟明軍騎兵正麵交鋒了。
要麼進行破交作戰,要麼進行遊擊或伏擊戰,衝陣以及守城作戰幾乎在短時間內便絕跡了。
得克薩斯南部重鎮聖安東尼奧,原來有兩千人駐守,部署了五十門火炮和上百門迫擊炮,四周挖設了壕溝,還有大量的陷馬坑。
然而就算是這樣的防禦,在三天之內,便被遠征軍給攻陷了,這便是曾英之前所取得的開門紅!
曾英參加過遠征羅刹的戰鬥,從大明本土一路打到莫斯科。
有鑒於此,曾英這次率兵登陸西屬北美。
不看距離遠近,就看哪裡有獵物!
像上次那樣在鮮卑利亞地區追著獵物走了上萬裡的事情,他這輩子都不打算做第二次了。
據點裡的蠻夷越多,曾英就越發的高興。
在配備了足夠厲害的重武器之後,攻城任務已經不算是甚子難事了。
據點裡的敵人越多,說明自己就越沒白來。
從聖安東尼奧開始,一路北上,曾英所部一連攻陷了十多個西班牙據點,斃俘敵人總數超過萬人。
以至於年輕的士兵給曾英起了個綽號——“據點克星”!
可是對曾英來說,這種規模的戰鬥很不儘興。
一次最多才兩千人,有的隻有百十來人,就跟鬨著玩似的。
西班牙人的勇氣哪去了?
見到大明帝國的飛機、坦克,就被嚇得魂飛魄散了?
喜歡明末黑太子請大家收藏:()明末黑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