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雞陷入昏迷之後的兩天,飛天邪物的數量大為減少,這讓胤禔非常高興。
說明此前自己所采取的策略行之有效,蠻夷畢竟是蠻夷,根本不懂甚子兵法韜略。
待多路出擊的大清王師收獲頗豐之後,便可讓蠻夷自食惡果了。
然而到了西曆二月十一日清晨,情況在短時間內就變得急轉直下了。
偵騎來報,五十裡外發現了蠻夷大股騎兵,兵力不少於十萬。
這則消息不禁讓胤禔緊張起來,他還不清楚蠻夷的真正目的。
皇阿瑪雖然有些恢複了神誌,但身體卻非常虛弱,不便跟隨大軍轉戰他地。
將皇阿瑪留在原地,那肯定不是明智之舉,除非己部為保護皇阿瑪與來犯之敵決一死戰。
經過與索額圖和明珠等人的商議之後,胤禔決定在原地與蠻夷較量一番。
預計對方的兵力也就在十至十五萬左右,王師至少擁有兩倍於蠻夷的兵力。
若是拚殺不過,再行撤兵亦不遲。
在此之前,胤禔遣人將皇阿瑪轉移到距離預定戰場大約兩裡地的二線位置。
若前方取勝,則無需再行轉移,否則可以讓衛隊提前保護皇阿瑪撤離此地。
過了中午,遠方出現了一條黑線,若是趴在地麵傾聽,便可能感到大地都在震顫。
胤禔將本部人馬分為左、中、右、後這四路,前三路各十萬人,後路為四萬,留下一萬最為精銳的八旗兩黃旗來保護皇阿瑪。
作為防禦的一方,胤禔也不是隻有匹夫之勇,先讓手下漢軍將小佛郎機與鐵桶炮卸下,安放在合適位置,用來伏擊蠻夷。
凡擅用火器者,尤其是伴駕出征的漢軍,非策馬衝殺的純正騎兵,亦可無需騎馬迎戰蠻夷,皆可配合火炮禦敵。
讓這些部下使用火器頻繁射殺蠻夷,比一次性的衝殺其實要更加妥當,能給敵軍造成更大殺傷。
火力點兵士皆可挖坑,砍下周遭樹木,堆壘石塊作為掩體,用以抵禦敵騎之衝殺。
這些部署不是沒用,但在規模空前的轟炸麵前,就顯得有些乏力了。
為了掩護阿爾芒與利奧波德所率領額二十萬盟軍騎兵,蒂雷納拿出了自己的家底。
命令兩百餘架戰機提供空中掩護,在己方騎兵抵達戰場之前,先將對方的臨時陣地炸個稀巴爛再說!
一時間,天空裡出現的“信天翁”戰機幾乎多到能夠遮住太陽的地步。
八百餘枚航彈像巨型冰雹般砸向地麵,讓胤禔的部隊再次嘗到了空襲的苦果。
這次不同於上次定點清除行動,浩浩蕩蕩的法國空軍機群對地麵目標實施了地毯式轟炸。
緊接著便在戰場上空盤旋起來,進入了更為瘋狂的掃射模式,等於讓法軍騎兵部隊憑空多了兩百餘挺機槍。
清軍的炮位被天上的法軍飛行員儘收眼底,很少有幸免遇難的,基本上都被照顧到了。
在盟軍騎兵部隊開始進攻之前,胤禔給對方準備的戰場已經被攪和成了一鍋粥。
胤禔不敢相信,他的三十四萬大軍,就被天上的這麼點玩意給生生攪亂了。
畢竟沒有哪個將領能保證麾下人馬在挨打的情況下也會一動不動,不然就這被打死了。
“發信號彈,讓三軍進攻!”
情急之下,胤禔急中生智,想到隻有把兩軍攪和在一起,進入混戰的狀態,天上的邪物才不好下手。
“大清勇士們,衝啊!殺光蠻夷!”
看到騰空而起的信號彈之後,諸將也明白了大阿哥的心思,紛紛命令麾下將士向敵軍衝殺過去。
等雙方相聚不到十裡的之後,盟軍這邊反而不著急進攻了,列好隊形在靜候對方上門。
按照總司令蒂雷納的要求,阿爾芒此番還攜帶了不少“特殊騎兵”。
那就是機槍手和炮兵,他們攜帶了機槍、迫擊炮、小型加農炮。
一旦出現現在這種狀況,他們這些人就派上大用場了。
在土丘上架好火炮與機槍,找準目標便可以等候開火的命令了。
阿爾芒一直在等待對方進入半英裡的距離再行下令,提前曝露己方火力是不明智的。
“打紅色信號彈!”
這是火炮和機槍開火的命令,他倒是很期待這些武器能夠射殺多少韃靼騎兵。
旋即炮火大作,槍聲密集,但目標距離太遠,精度變得很低,難以彰顯這方麵的優勢。
清軍騎兵則不顧對方的炮火,策馬奔馳起來,距離蠻夷越近,獲勝的幾率就越高。
最起碼兩軍廝殺起來,就省著被天上的邪物給鞭打了,不然會更加難受的。
“啊……”
進入一百丈的距離之後,清軍騎兵紛紛慘叫連連,中彈墜馬,甚至連人帶馬都被炸飛起來。
眾人想到蠻夷所持火器較為凶悍,但沒想到能凶悍到如此地步,已經讓他們感覺有些吃不消了。
凡是沒有被厚甲保護到的部位,都可能被子彈打穿,這就等於參加了一次極其危險的死亡衝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一些年長的家夥不禁想到了自己年輕時在對付蠻明軍隊時所麵臨的場麵,那幾乎跟眼下相差無幾。
不同於此前打敗過的蠻夷,當麵之敵火力甚強、甚猛、甚為犀利,能將己方精騎連片放倒。
清軍也沒閒著,一旦進入弓箭的射程,八旗兵與檬古騎兵便悉數張弓搭箭,向對麵射過去。
法軍騎兵都是重甲護身倒還好,利奧波德所率的聯軍部隊就慘得多了,尤其是那些預備役騎兵,短時間便死傷高達兩三千人。
等雙方距離達到兩百英尺左右,混戰已經不可避免了,阿爾芒命令騎兵開火之後,便讓己方部隊投入反擊作戰。
盟軍騎兵部隊借助山坡形成數排的隊列,能夠像步兵一樣實施密集的排槍戰術。
在對方全速衝刺的情況下,排槍也就隻能用兩次。
頭一次距離太遠,根本就打不死多少人。
靠的就是後一次,近距離的齊射。
在衝鋒之前的這次齊射,加上火炮與機槍,幾乎當場放倒了近萬獵物。
加上被絆倒的數量,總數接近兩三萬之巨,也給盟軍騎兵反擊創造了一點優勢。
盟軍以熱兵器為主,但長矛、花劍、釘錘都是標配,一些騎兵甚至會攜帶弩箭與戰斧。
法軍是標配前三樣的,長矛還能充當擔架的棍子,釘錘是近戰破韃靼重甲的不二之選。
利奧波德的聯軍部隊的裝備就比較落後了,基本上把能搜集來的武器都帶上了。
阿爾芒視察過聯軍騎兵部隊,居然在裡麵發現了糞叉……
考慮到利奧波德的處境,他也就不好多說什麼了。
若論火器,大清王師或許不如西方諸國。
但比較冷兵器近戰,那就完全不怵對方了。
可有一點,是胤禔沒有考慮到的,那就是法軍騎兵全部裝備了左輪步槍。
阿爾芒讓利奧波德的部隊去扛住對方的衝鋒,法軍騎兵則在後排,對混戰時的敵方目標逐個射殺!
一般來說,一次裝彈六發,能夠斃傷一到兩個敵人。
看似是不多,但五萬人都這麼乾,那就非常可怕了。
混戰之初,利奧波德的聯軍部隊有些抵擋不住對方的猛衝。
很多韃靼騎兵都穿透了聯軍的防線,向後排的法軍直接衝了過來。
結果隻有一個,那就是被幾十發子彈打成馬蜂窩!
等清理完衝殺過來的敵人,阿爾芒才下令法軍向前推進。
凡是視線裡夠得著的目標,除了敵方將領之外,一律予以射殺,不需要考慮其他。
將領也不是不能殺,對方真想死的話,己方也就沒必要讓他繼續活著了。
此前被飛天邪物曝打一頓之後,胤禔隻能投入戰場的騎兵數量不足三十萬。
其實並不比盟軍多太多,至多擁有一點五倍的兵力優勢,但被飛機、機槍、火炮給抵消掉了。
盟軍在火力方麵的優勢,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顯現出來之後,清軍就陷入了全線被動狀態。
先使用中路圍攻、兩翼包抄的戰術都不可能成功,天上的飛機就盯著下麵。、
飛行員發現韃靼騎兵正在偷偷溜邊迂回己方,便會衝下來一頓掃射。
哪怕機內的燃油消耗光了,隻要地麵打贏了,在戰場迫降也是可以的。
騎兵部隊也攜帶了戰機所需的備用燃油,能夠確保這方麵的供給。
如果隻能實施硬碰硬的戰術,那清軍就完全不占優勢了。
因為盟軍用火力優勢便可以頂住清軍的正麵強攻,還能用戰機在頭頂不斷殺傷對方的後排騎兵。
位於後排的清軍八旗兵想開弓放箭,用曲射的法子來射殺對方,也要擔心來自頭頂的威脅。
混戰半小時之後,胤禔投入戰場的大約三十萬人,僅剩下不到一半。
胤禔見狀不得不下令收兵撤退,否則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同時遣人通知索額圖與明珠,要帶著皇阿瑪提前撤離。
阿爾芒與利奧波德當然不會輕易放過這股韃靼主力,立刻下令全線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