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必然的結果,因為朱慈烺不願意多死手下將士,而威廉三世與卡爾十一世也樂於跟著仿效之。
凡是快過期的航彈,都從本土各地駐軍的軍火庫裡調集出來,運抵法國,然後就通通送給叛軍享用了……
不光是航彈,那些快過期的導彈、炮彈、子彈,全都出現在了法國的土地上。
那些快過期的士兵,也就是即將退役,卻還想賺一筆安家費的老兵,也可以前來賺錢。
故而這次出兵法國,被王師上下視為“清理庫存行動”!
朱慈烺認為自己如此行事,並沒有欠妥的地方。
若是有新鮮且不要錢的彈藥,大可以送過來。
有了大量彈藥開路,聯軍的進攻自然無往不利,沿途叛軍要麼望風而逃,要麼跪地乞降。
到十月下旬,順風順水的聯軍就已經抵達了叛軍的大本營裡昂外圍,並開始著手攻城了。
攻城的準備很簡單,那就是利用索恩河,先挖兩條壕溝,切斷城內守軍的退路。
然後對該城進行持續炮擊與空襲,力爭在聖誕節之前結束戰鬥。
十月二十五日,聯軍向城內叛軍發出了最後通牒。
在十一月一日零時之前,可以接受叛軍的投降,過時不候。
對此,叛軍並未予以理會,因為城內囤積的糧食足以供守軍兩年之用。
朱慈烺當然不會親自帶兵長期圍困此地,等到轟得差不多之後,便可以將圍困該城的任務交給法軍總司令貝裡克元帥了。
在壕溝外圍架上機槍之後,守軍的突圍基本上是不會成功的。
最後要麼投降,要麼被活活餓死,沒有第三條路可言。
即使乘坐飛機出逃,白天也會被聯軍的戰機打下來。
除了少數叛軍高層能利用夜色的掩護出逃之外,城內的大部分叛軍,最終的結果是可以預見的。
等到十二月二十五日還沒考慮好的話,屆時朱慈烺會認為城裡的叛軍不是抵抗意誌頑強,而是腦子有問題了……
大明王師在法國作戰,並沒有使用達姆彈、白磷彈以及氣油彈,一切彈藥都是普通型的。
或許正因為如此,叛軍才不那麼害怕明軍。
但這責任就是路易十四的了,跟大明王師沒多大關係。
法國的冬天不是很冷,但也暖和不到哪去。
除了南部沿海地區之外,其他地方都會下雪,戶外氣溫是可以輕鬆凍死人的。
圍困裡昂的聯軍部隊已經開始著手準備過冬的糧食與柴火了,同時囤積罐頭等軍用食品,以備不時之需。
根據之前跑出來乞降的家夥的供述,城內大概有十萬左右的叛軍,另有約五六十萬的平瑉。
朱慈烺認為並不需要對二者加以區分,隻要不投降,那城內的生物就都是叛軍,包括牲畜在內!
這絕非“某大善人”過於武斷,而是路易十四還指望在聯軍攻克裡昂之後,好好刮一次地皮呢!
假設叛軍都宣稱自己是被脅迫的平瑉,那歐皇陛下的錢該向誰收啊?
合著折騰了好幾個月的時間,最後大家不白忙活一場了麼?
柯爾貝認為即使這次叛亂隻持續了四個月,給法國造成的破壞力,也需要十年以上的時間才能恢複過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從財務角度上來說,這個評估結果是非常可觀的,因為每年的財收數額就擺在那。
無非是以前偷逃稅款的部分,眼下都用贖罪金的方式來充抵了。
稅款的窟窿是被填上了,但各地戰鬥發生的損失是更大的一個坑,而且沒人能填上。
柯爾貝倒是樂意建議路易十四向明帝國貸款五億銀幣,但之後用啥還錢呢?
難道用上百萬叛亂分子來充抵欠債麼???
如果一隻叛亂分子價值五百銀幣,那還差不多,問題是賣不出這麼高的價錢啊!
真想從這些混蛋身上壓榨出這筆錢的話,那就隻能讓其去礦場工作了……
一年賺五十銀幣,隻需要十年就可以達到五億銀幣了。
法國陸軍總司令貝裡克元帥估計各地的叛亂分子加上親屬在內,總數應該不會少於五十萬。
至於是否能夠達到一百萬這個門檻,那還得看歐皇陛下的意思,也就是劃線劃到什麼位置上。
直接參與、提供資金、被動脅從……
涉事等級從高到低有好幾等,繳納的贖罪金也是不同的。
最後到底要抓多少人去挖礦,都要請示歐皇陛下來聖裁。
明軍撤離的時間是絕對保密的,隻有聯軍高層十幾個人知曉此事。
要是讓城內的叛軍知道他們再堅持幾個月,戰鬥力最強的敵人就要撤走了,他們是肯定不會提前投降的。
在此期間,聯軍依然對裡昂城進行了長時間的猛烈炮擊與飽和式的轟炸。
每天發射的炮彈超過三千枚,航彈達到上千枚,導彈也有十幾、二十枚。
裡昂的城牆以及城內的大量建築都已經被炸得殘破不堪了,守軍也至少傷亡了上萬人之多,但依然沒有投降的意思。
朱慈烺對如此茛韌之敵表示了由衷的敬意,等自己走後,就看他們與路易十四雙方,誰能耗得過誰了……
對後者來說,明軍撤離也是不錯的,因為朱慈烺已經同意將大部分坦克與重炮都留給他的部隊無償使用。
這些武器多半都磨損嚴重,帶回去也沒多大意思了,故而朱慈烺才決定做個順水人情,當作大禮包送給對方了。
裡麵還包括了大量機槍與衝鋒槍,可是能快速提升歐皇部隊的火力輸出水平呢!
威廉三世與卡爾十一世也不用眼紅,朱慈烺也答應送他倆每人一個旅的全新裝備。
喜歡明末黑太子請大家收藏:()明末黑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