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戰爭及後期移瑉的總投入不下五億銀幣,可能會達到十億銀幣。
縱使如今大明歲入很高,這場戰爭的費用總額也極其駭人了。
可以說,光是為了吃掉安南北方,就花費了建造十艘“沙恩霍斯特”的錢!
此前陸軍奔赴安南北方作戰的部隊都在修整,不可能立刻出動再戰。
在安南南方隻投入近衛營是完全不夠用的,興許該部也會被當地的氣候與蚊蟲給拖殘打垮。
不過也不好直接卷了甩鍋爹的麵子,既然他最疼愛的兒子是緬王朱慈煥,那就讓這隻弟弟出馬好了。
朱慈煥在田貴妃的三個兒子裡最早就藩,封地麵積最大,這麼多年下來,自然實力最強,都看熱鬨很長時間了,也該登場亮相了。
跟之前一樣,朱慈烺給緬王朱慈煥五百萬銀幣的啟動資金,再提供三個旅的武器裝備,剩下的事情就由他自行決斷好了。
對於這個法子,甩鍋爹倒是表示讚同,起碼朱慈煥會聽自己的話,不像某個很不像話的逆子……
緬王朱慈煥在收到錢和軍火之後,又多要了一份,才肯出兵,借口就是必須防止後院起火。
朱慈烺倒是沒有還價,自己也不差這點錢。
見到大哥居然很爽快地答應了,而父皇又一再催促自己。
朱慈煥也不好再推脫了,在遠征軍得到整編之後,便於昊菁八十年1723)秋季出兵。
距離朱慈照求救已經一年了,某皇帝甚至懷疑這哥倆到底是不是親生兄弟……
緬王朱慈煥隻出動了三旅人馬,由麾下大將周尤統領。
周尤的戰術根本符合不了朱慈照的心意,因為人家緬王的人馬根本就不會深入內陸地區作戰。
這戰術跟當年揭暄的套路一樣,就是利用鐵甲艦,沿著海岸線攻城略地,說白了就是刮地皮!
要說助戰吧?
作用真不太大!
要否認吧?
人家還真還來了!
自從登陸之後,周尤的兵馬就所向披靡,在一個月之內便連下近二十座城鎮,戰果不可謂不輝煌!
隻是這種看似輝煌的戰果,讓朱慈照感到有些惡心,這就等於自己的弟弟過來跟自己爭搶勝利果實了。
對方所取得的戰果越多,朱慈照就越發的不好受,那些都應該是屬於自己的戰利品!
這個混帳弟弟一定是這一帶早有所圖,早知如此,還不如不讓他來助戰了!
南方沿海地區不能說是肯定富裕的地方,但有了鐵甲艦的艦炮支援,肯定比內陸要容易得手。
周尤就是利用這個優勢,快速取得戰績,而且毫不遲疑地率部沿著海岸線向北推進,最終的目的地就是順化城!
當然,隻要當地的沿海城鎮數量足夠多,他倒是不介意率部在戰區打個三年五載的……
對於朱慈照要求所部向內陸轉進的命令,周尤置若罔聞,回複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意思很明確,他隻聽緬王的命令,其他人的,那就另當彆論了。
若是昊菁皇帝駕臨,那倒是可以欣然從命。
朱慈照已經被封為“瀾王”,也就是因瀾滄江而得名。
本來的名字是“湄王”,借用湄公河的頭個字,不過似乎讀出來不太好聽。
而朱慈燦倒是撿了個便宜,因“吳哥”而成為吳王。
現在瀾滄江下遊地區,特彆是出海口附近的三角洲一帶都已經落入了朱慈照之手。
但這還遠遠滿足不了朱慈照的胃口,除了兩河流域之外,他還要將同奈河以東一口吃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自己付出了這麼大的代價,封地起碼要到多樂高原的巴江才行。
若是能將順化以南地區都劃給自己作為封地,那便再好不過了……
按照朱慈照的邏輯,自己不跟弟弟搶內陸,那麼沿海地區就當須歸自己所有了。
屆時,不論是父皇還是母妃,都會支持自己的。
“嗬嗬!”
朱慈烺看到某個弟弟關於劃分封地的請求,便付之一笑。
仗打得不怎麼樣,搶地盤倒是挺積極的。
你這不等於就花了兩塊錢,便想中五百萬大獎麼?
瀾滄江三角洲,甚至更東的內陸地區都可以給你,但最多到巴江。
而且大叻同樂音)以東的沿海地區都要歸朝廷所有,因為該城正東方向正好是金蘭灣!
這裡是未來大明海軍在東南亞地區最為理想的錨地之一,甚至比馬尼拉灣還要好。
那邊經常刮風暴,安南這邊就好很多了,金蘭灣極其適合成為海軍基地。
跟馬尼拉一道,一東一西,配合南海的諸多島嶼,剛好卡死這一水域的進出通道。
在捷報頻傳之後,收獲戰利品主要是財寶)的緬王朱慈煥便又派出了三個旅前去刮地皮。
周尤的表現確係沒讓自己失望,既然如此,那便可以加大打擊敵人的力度了,自己的六個旅可是能夠助兄長雙臂之力呢!
此舉也導致了緬王朱慈煥派駐安南南方的兵力,已經接近了瀾王朱慈照,好在沒有繼續增兵。
揭暄自始至終都沒有派遣艦隊過去幫忙,緬王朱慈煥的部隊都是乘坐商船抵達安南的。
朱慈煥自己就有大明海軍淘汰下來的兩艘四級鐵甲艦、四艘三級鐵甲艦、四艘二級鐵甲艦、八艘一級鐵甲艦。
雖說艦隊的規模不是很大,還都是艦齡不小的二手貨,可在南亞一帶,這陣容已經不容小覷了。
大明海軍在錫蘭、安達曼群島、蘇門答臘島都設有基地,一旦有事,可以在三天內抵達緬王封地的水域。
實際上緬王朱慈煥的鄰居也隻有東邊的暹羅與西邊的印度,前者是大明的盟友,後者亂到大明都不想理會……
北麵是沐天波的地盤,南邊是大海,可以說隻要拍死當地不聽話的土著,餘下的防務壓力幾乎為零!
那十八艘鐵甲艦都是昊菁皇帝分批次買下來送給朱慈煥的,戰鬥力沒多高,主要是為了撐場麵而已。
南亞地區真發生大規模海戰的話,揭暄也不指望緬王的艦隊能有所作為!
喜歡明末黑太子請大家收藏:()明末黑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