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中文域名一鍵直達
盟友怎麼想,朱慈烺並不在乎。
這世道,你強大了,你就會得到一群盟友。
你衰弱了,盟友就會變成一群撲上來撕咬自己的餓狼!
尤其是西邊那一群……
在昊菁八十六年1729),大明帝國各地都要舉行慶祝昊菁皇帝百歲壽辰的儀式,這才是普天之下最為重要的內容。
朱慈烺是西曆二月末的生日,但這個時候北方,譬如北都還沒暖和起來,便隻能延後兩個月,推遲到五月一日。
對於自己的頭一個百歲壽辰,朱慈烺的要求很簡單,那就是一切從簡,隻允許各省的首府舉行慶祝儀式。
全國放假一周,且不影響婚喪嫁娶,重要崗位可以實施輪休,節日期間的在崗人員的日工資翻倍。
除此之外,在全國上下的強烈建議,以及漂亮親媽的反複催促下,朱慈烺被迫同意再篩選六十六名美女進入後邸。
之前的三批總計招募了一百六十五名美女,陸續清退三十二人,又處決二十一人,還剩一百一十二人。
不論是官吏、百姓,還是某皇帝的親媽都認為這個數量是遠遠配不上千古一帝的,故而趁此良辰吉日,必須再收納一批才行。
朱慈烺同意之後,各地本就已經蠢蠢欲動的小姐姐們立刻興高采烈地參加了海選,這可是能讓自己和家人一步登天的天賜良機。
即使看過了報紙上刊載的關於昊菁皇帝處決妃子的新聞,也無法阻止小姐姐們進入後邸服侍皇帝的強烈渴望……
隻要老老實實,不動甚子壞心思,那還不是可以享受錦衣玉食的生活,順便能夠品嘗到能永葆青春的仙藥了麼?
仙藥是小姐姐們拚命往後邸擠的原動力!
這玩意跟長生不老直接掛鉤之後,所有人都為之向往。
那些尚有些俊美模樣的美少年,隻恨皇帝不喜歡他們,不然就得償所願了……
鑒於皇帝的嗜好,市麵上能夠讓自己豐滿起來的藥物,尤其是被證明效果非凡的型號,一直處於熱銷狀態。
沒錢也不要緊,多吃木瓜,多喝豆漿,萬一歪打正著,自己豈不是就有參加海選的機會了嘛!
誰家要有一個天生麗質之女,那就是天大的福氣了。
哪怕皇帝在其年輕期間沒有舉行海選活動,也能被當地的達官顯貴迎娶到家。
一般說來,這種女人在四十歲之後,便可以嫁人了。
在這之前,都得時刻為海選準備著。
有幸成為皇帝的女人,那就是世上最為榮耀之事。
包吃包住包衣服首飾,每年還能有上萬銀幣的零花錢,更何況還能品嘗到一管價值上千萬銀幣的仙藥。
這就完全值得自己為皇帝守候二三十年之久了,永葆青春是大多數女子一輩子的夢想。
用自己的時間來獲得永葆青春的機會,這有甚子不劃算呢?
對朱慈烺來說,一次接收六十六隻美女。
就意味著從今往後,自己每年至少要支出六十六萬銀幣,往後還會水漲船高。
這還僅僅是美女們一年的零花錢,日常穿戴是另外一筆開銷,而每到節日,還得送給她們一堆禮物。
若是每一百年隻接收六十六隻美女,那還是可以負擔得起的,數量再多的話,某皇帝就有些受不了了。
但瑉間的意思就是皇帝應該至少每十年舉行一次海選活動,否則不是讓眾多身姿婀娜的美女們寒心了麼?
古往今來,曆朝曆代,哪位明君不是後妃成群?
作為千古一帝,豈能在這方麵落於其他皇帝之後?
縱使每十年招收一批美女,一百年下來也不到千人而已。
對天下人來說,皇帝唯有如此行事,才能讓臣瑉們感受到皇恩浩蕩嘛~!
來自廠衛線人的報告說,各地的美女們都迫不及待了……
朱慈烺看過相關內容之後,覺得真是豈有此理!
這不是等於這些小姐姐與小大媽們都要來後邸刷皇帝,把自己當野怪了麼?
現在身邊的這一百多妻妾,自己就忙活不過來了。
哪怕一天有四個人侍寢,也要差不多一個月才能來一遍。
然而母命難違,隻能這麼著了,忍痛花錢娶媳婦,千古一帝也得委曲求全。
新人倒是撼動不了已經進門的後妃們的地位,尤其是皇後薛婉晴與皇貴妃劉喜兒。
不論皇帝娶多少女人,這兩位以及寇白門等六位貴妃的地位是不會受到絲毫影響的。
朱慈烺在自己的百年壽宴上當場宣布,長子朱祥堂此前代管南地澳州期間,勵精圖治,頗有建樹,使荒涼無比的當地變得生機勃勃、日新月異,便將該地作為長子及一眾兒子的封地。
同樣,次子朱祥圳在代管東地期間,剿寇得當,鎮撫有佳,東地即將成為大明帝國最新的王道樂土,僅能安置千萬百姓,又能福澤後世子嗣,遂將該地封予次子及一眾兒子。
這兩夥兒子已經提前返回北都,以便給自己的親爹慶祝壽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對於自己的封地決定,朱慈烺也沒有對他們刻意隱瞞。
唯有一點,封地之後,皇子及其子嗣不得大規模侵占土地。
絕對不能步本土藩王的後塵,土地就是留給百姓使用的。
皇室成員以及外戚,可以經商,可以入仕,可以參軍,唯獨不可當大地主。
有個小莊園是可以的,開發房地產也沒問題。
但把持成千上萬公頃的土地,不管是自己直接持有,還是委托他人占據。
一旦被舉報,核實之後,該皇子一家子就可以結束此前的生活,返回本土被禁足了。
想犯上作亂也不是不行,那得看其大哥或二哥的意思!
長子朱祥堂與次子朱祥圳儘管性格迥異,一個內向溫和,一個外向剛猛,但都不會為了某個傻子弟弟而得罪自己的親爹。
以前大明皇室的規定是不能與百姓爭利,如今則是不能與百姓爭地。
不論是南地還是東地,都堪稱幅員遼闊,那耕地或牧場的絕大部分都要留給百姓。
這是朱慈烺的底線,沒有任何轉圜或妥協的餘地。
哪怕是自己的親生兒子,敢拿自己的話當放屁,越雷池一步,就等著被收拾吧!
皇子及其子嗣以及外戚所持有的土地最大麵積都是有明確數據規定的,違規就要接受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