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投入陸軍地麵部隊的情況下,光憑海運過來的四個陸戰旅的兩萬人在兵力上難免會捉襟見肘。
揭暄早已讓另外四個陸戰旅搭乘火車,經北線鐵路抵達波羅堡,由波羅的海艦隊掩護,在目的地與主力艦隊彙合。
一次投入八個陸戰旅,那就可以同時進攻日德蘭半島與西蘭島了,完全不需要鄭軍與印加軍隊的幫助了。
揭暄不會給對方從陸路通道向南跑路的機會,直接派四個旅從日德蘭半島南部登陸,切斷半島與梅克倫堡什未林公國之間的聯係。
其中兩個旅負責卡死東西兩側的路口,另外兩個旅則實施從南向北平推的任務。
從波羅堡運來的兩個陸戰旅則在半島北部登陸,與南邊的兩個旅進行南北對進。
揭暄手裡最後兩個旅人馬,跟隨艦隊一起進攻位於西蘭島東部的哥本哈根。
隻用兩個陸戰旅就要滅掉對方的都城,聽起來顯得無比狂妄自大。
在研究過當地的地圖之後,揭暄這麼安排也是有把握的。
就怕對方在陸戰旅還沒正式參戰之前,便會繳械投降了。
哥本哈根的對岸就是瑞典的赫爾辛堡,兩城僅隔著厄勒海峽。
原來那裡也屬於丹麥,後來被瑞典奪取。
在丹麥失去了位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土地之後,弗雷德裡克四世深感都城很容易遭受瑞典軍隊的圍攻,便下令將哥本哈根修建成一座要塞化的城市。
該城擁有內外兩道城牆,外側城牆高度超過五米,厚也超過五米,在城牆上可以部署重炮,用來轟擊來犯的敵艦。
內側城牆高七米有餘,主要同於在外側城牆失守之後,守軍還能繼續抵抗,並伺機奪回外城。
後來隨著城市的發展,由於廉價的地皮,很多住宅樓都建到了城外,兩道城牆在一段時間裡也就隻能起到象征性的意義。
但今天,毫無疑問,它們終於等到了屬於自己的用武之地,而且……
麵對山呼海嘯一般的大明海軍艦隊齊射,不論是內側還是外側城牆,似乎都已經處於風雨飄搖的階段了。
揭暄集中了十二艘戰列艦和三十六艘巡洋艦的主炮,對著哥本哈根東側城牆就是一頓猛轟。
在某些時候,越是使用簡單、粗暴、不講理的方式,就越發的有效!
講理?
講什麼理?
之前昊菁皇帝已經給予了對方足夠長的思考時間,對方卻並不買賬。
既然不給大明帝國皇帝麵子,那大明海軍就將麵子和裡子一並討回來好了。
被四十八艘上萬噸的主力艦猛轟是啥感覺?
東側城牆的守軍一定非常清楚!
對方第一次齊射打過來,就跟地動山搖一般刺激!
看似厚實堅固的城牆,直接被鑿出了可以鑽進去人的大窟窿。
等到十次左右的齊射之後,城牆外表的磚石都被炮彈轟得紛紛掉落,露出裡麵的夯土結構。
夯土可以很好地吸收炮彈的動能,但也是需要付出代價的,而且要看對付的炮擊規模與程度。
至少哥本哈根的城牆,並不是用來抵擋上萬噸級的主力艦的主炮的。
經過了三十多輪的炮擊之後,外側城牆已經被轟出了一個寬約百米的缺口。
此時還輪不到陸戰隊登場亮相,揭暄在第一天甚至沒有派人登岸的打算。
對方還存心負隅頑抗,己方又何必強攻城頭呢?
陸戰隊一上,為了誤傷,自己豈不是等於要停止炮擊了?
恐怕那些丹麥人就有這個打算呢,那就更不能讓其如願以償了。
在艦隊瘋狂炮擊城牆之際,勇敢的丹麥皇家空軍立刻出動了近五百架戰鬥機。
希望用空襲的方式來摧毀一些戰列艦或者航空母艦,給來犯之敵當頭一棒。
結果在艦載機部隊和艦載防空跑的阻擊下,參加空襲行動的四百九十五架丹麥戰機隻有十五架幸免遇難,其餘全部被擊落。
丹麥飛行員從未見過戰鬥力如此強悍的對手,哪怕也裝備了雙發重型戰機的法國空軍似乎也不具備敵人的實力。
至於艦載防空火力,更是成為了他們的噩夢。
一架架“信天翁”戰鬥機還想利用自身的機槍掃射戰艦的甲板,沒等得手就中彈墜落島海裡了。
至於掛載炸彈企圖水平轟炸明軍戰艦的丹麥戰機就更搞笑了,大部分飛行員在情急之下發揮不出正常水平,幾乎都將炸彈直接扔進了海裡……
他們根本就沒參加過如此強度的實戰,平時的演練也隻是慢條斯理地對固定靶投彈,按照大明海軍的標準,那就是應付了事。
不打移動靶,也不做機動動作,還妄圖在實戰裡取得大量戰果,這不是白日做夢麼?
就這種水平的準菜鳥飛行員,不管來多少,大明海軍都照單全吃!
揭暄倒是很願意看到這種飛蛾撲火般的行為,剛好可以給防空炮部隊練手。
畢竟財大氣粗的海軍也舍不得用這麼多“信天翁”來當靶機,更彆說那上麵還有飛行員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旦進入高射炮和機槍的射程,在防空火力網的絞殺下,丹麥飛行員再想把戰機拉起來就不大可能了。
昊菁皇帝不會讓用幾千萬銀幣,甚至上億銀幣建造出來的戰列艦因為防空問題而遭到重創,甚至沉沒。
大明海軍的戰艦,排水量越大,防空火力就越發的強悍。
八級和七級戰列艦上的防空機炮和機槍,可以用櫛比鱗次來形容了。
一艘八級戰列艦就安裝了三十六門防空炮和三十六部雙聯機槍。
被水兵們戲稱為“三十六天罡”與“七十二地煞”!
這還是平時的防空標準,到了戰時,還能在啟航前繼續加裝防空武器。
丹麥空軍的戰機就遭遇了跟刺蝟一般的明軍戰列艦,就算勉強抵近也無從下口。
最終跟打蒼蠅一樣,一架接一架的被擊落,完全沒有還手之力。
在他們起飛之後,艦載雷達已經發現了目標的存在,早已通知防空部隊做好準備了。
目前,雷達由於體積過於龐大,隻能安裝在戰列艦上,但也已經足可以給整個艦隊提供預警了。
隻要戰列艦上的雷達發現了目標,便會發射信號彈,編隊裡的其他戰艦便會立刻做好戰鬥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