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柏油路在融化,固體路麵變成液體之後,連汽車輪胎都能被粘住,導致了錦衣衛不得不派人在很多發生融化事故的路段放上繞行的牌子,並派人蹲守,防止有二貨駕駛員眼瞎直接衝進去找死。
這就發生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本土的大城市的主要路段不但有了早晚高峰,夏季還出現了午高峰!
以南都為例,早高峰是七點到九點,午高峰是十一點到下午三點,晚高峰為五點到七點。
因為被迫繞行,二三級道路無法容納一級道路的車流量。
使得百姓們早上上班會遲到,中午去見客戶會遲到,晚上回家或赴宴仍然會遲到!
以至於衙門都提醒即將舉行婚禮的家庭,不要選擇在夏季辦婚禮。
大婚時間一旦超過中午十二點,那就不太吉利了……
這還是小事,更要命的是,夏季高溫炎熱,導致生活用電量猛增。
工部倒是樂開花了,用電量越多,他們的收入也就越高。
然而各地衙門都苦不堪言,本地電網是有輸電上限的,超過就直接全線癱瘓了。
除了備有發電機的大戶人家之外,包括中產在內,絕大部分百姓都指望電網給自家供電。
南方,準確的說是秦嶺至淮河一線以南地區,一到夏季,電網每周都得被累癱瘓一兩次。
原來本土的南北地區的分界線就是秦嶺至淮河,這下好了,連供電癱瘓分界線都是如此!
越是往南,癱瘓的情況就越嚴重,原因也很簡單,家用電器用電量也會增加。
南北方的很多家庭都有電視機、電冰箱、電風扇、洗衣機、甩乾桶,甚至空調、熱水器。
然而南方夏季時間長,而且濕度大,這就意味著衣服不但要勤洗,還要勤甩乾,尤其是住在沿海城市。
電網癱瘓最頻繁的地方,幾乎都是東南沿海城市。
還有部分大聰明土豪,夏季跑來北都避暑,順便旅遊……
對此,昊菁皇帝很想告訴他們,北都六月到八月都是桑拿天!
以至於某肥宅親王看過當天早上的報紙預告的氣溫之後,便決定全天都宅在自己的家裡,連晚上都不打算出去,不然就獻祭給蚊子們了!
後邸的樓房都是有空調的,室內溫度完全是宜居的,不像外麵,那真是買冷飲的好時節啊!
隻要不是靠近居瑉區的工地,從早上十點到下午四點都是停工的。
街上最熱銷的商品自然是冰棍、冰糕、冰激淩、冰鎮飲料,完全處於上多少就能賣掉多少的狀態。
在路上駕駛汽車的司機,不但要擔心露麵融化的問題,還要時刻警惕汽車發生自燃……
這些都是小事,重要的是,各地上報的因為高溫導致熱死人的事件在不斷增加。
在工業化之前,當然也有類似的事件發生,但沒有如今這麼多。
有電風扇和沒有電風扇的區彆是顯而易見的,而一些在盛夏時節享受慣了空調的老人,突然被斷電,那就成為了天大的問題了。
晚上好歹還能出去納涼,儘管很可能會被喂蚊子,但隻要做好防護措施,譬如多噴花露水,還是能一定作用的。
白天就顯得難熬許多了,室內濕度大,室外輻射強,腿腳不利索的老人更是連門都不方便出。
被熱死的絕大部分便是這些人,中青年就不存在這個問題,路邊的燒烤攤是最佳的消暑之選。
居瑉樓臨街一側的一樓幾乎都是各種商服,夏季則是燒烤店的天下,有了自備的發電機和燃料,更是可以達到顧客盈門的水平。
昊菁皇帝即便不出去得瑟,也能通過廠衛用攝影機拍攝的影像知曉外麵的大致情況,這基本上已經與後世彆無二致了。
牛羊肉、豬脆骨、雞翅膀、烤生蠔、涮毛肚、蔬菜卷、饅頭片,以及奇葩的烤韭菜等菜式,配上汽水、啤酒、紅茶,便構成了百姓們的基本菜單。
隻要當地衙門與錦衣衛加大巡邏力度,即便是攤位與夜市的規模與麵積在不斷增大,也不會讓案件陡增。
朱慈烺是懶得管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的,重點就是解決南方沿海地區供電的問題。
第一是新建發電廠,給已有電廠增加機組容量,擴建輸電線路。
第二是從各地向南方運煤,內陸省份通過鐵路,沿海地區則可以接受海運。
第三是加大移瑉力度,熱得受不了的百姓都可以搬到其他溫度較低的地方定居。
這裡麵最後一條不是開玩笑,南方每年都熱四五個月的話,到了冬季又沒有暖氣供應,在當下是絕對難熬的。
不考慮水電站的原因就是堤壩技術尚不成熟,萬一堤壩被高水位所帶來的巨大壓力所衝毀,位於下遊兩岸的百姓就將遭到毀滅性打擊。
在當下,一座大型水電站一旦發生潰壩事故,所產生的破壞力不亞於一次八級地震給大城市造成的殺傷!
這也正是南方普遍缺電的主要原因,為了廣大百姓的安全,昊菁皇帝也不會讓工部貿然開工水電站項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現在就是要老老實實低玩火電,輔以少許風力發電項目,水電站暫時不用建設,挨熱總比直接被大水衝了要強得多。
長江三角洲地區內的諸多城市缺電的情況比較容易解決,因為兩淮煤礦就在附近,通過加大開采量以及增加船運次數的方式就能緩解燃料供應問題。
從奧斯曼帝國進口的成品油也能通過油輪逆流而上,供應到最遠武漢以西地區。
珠江三角洲的煤炭問題,就要通過從東印度群島運煤來解決了,從事海運的貨輪的排水量遠超漕運,運輸的單位成本自然也就更低。
這一地區的利好就是大中型城市相對集中,都坐落在珠江沿岸地區,而泉州、廈門、福州等地,都是沿海城市,獲得燃料補給更為便捷。
總的來說,嶺南地區冬季比較好過,真正難過的是長江沿岸地區的百姓,家裡沒有暖氣,室外氣溫又不高。
冬季路麵還會結冰,撞車事故比比皆是,遇到強對流天氣,還會下暴雪,每年冬季都得進行搶險救災。
南直隸、江西、湖廣、四川等地的巡撫衙門,早已紛紛上奏,要求給住宅樓安裝暖氣,朝廷也批準了,但這個是個大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昊菁皇帝更希望那些熱得受不了得百姓都搬家,到北地區定居,冬季有便宜且完善得供暖,夏季又不會很熱。
百姓們嫌遠不要緊,昊菁皇帝給大家準備了一個很近的避暑型落腳點——三城!
也就是從原雙城衛升級而來的地方,三城是個地名,但泛指一片區域,而非一座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