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第二關比第一關的難度有所提高,導致能夠過關的逃兵僅有一千一百二十五人,占總數不到百分之二十四。
也就意味著前兩關就已經淘汰了超過百分之七十的逃兵,“淘汰”就意味著死亡,這是最恐怖的懲罰方式。
一切都結束了麼?
正好相反!
某皇帝要讓這些逃兵以及現場的觀眾們永遠記住臨陣脫逃的下場!
第三關是“水棺”!
顧名思義,就是棺材裡麵裝滿了水,棺材上方用鐵網蓋住,鐵網上鎖,讓逃兵在棺材裡開鎖逃生。
不是都喜歡跑路麼?
那某皇帝就測試一下大家的跑路技術究竟如何!
以躺姿在棺材裡呼吸是完全可以的,隻不過由於水位非常高,一個不留神就容易被嗆到。
若是心理素質比較差的話,就很有可能一口接一口的嗆水,直至被水給嗆死。
軍官們秉承上兩關的規則,對凡是不願意進水棺的逃兵一律就地槍斃。
但對第二關先過關的玩家有一點好處,那就是這次是倒序。
之前最後過關的第一個進入水棺,以此類推。
那位采山貨的逃兵便被排到了最後一個出場,這算是很大的福利了,因為可以親眼目睹前麵選手的遊戲狀況。
這關難度其實並不大,主要就是考驗逃兵們的心理素質。
一旦手抖導致鑰匙掉落在棺材裡,那就必須重新摸出來。
摸不到,開不了鎖的話,逃兵就得一直被關在水棺裡……
朱慈烺認為自己已經大幅度降低了遊戲難度,否則直接將這些逃兵裝進棺材裡活埋。
再讓他們從棺材裡麵逃出來,這難度就坎比登天了,估計最後沒幾個人能成功過關。
這關也不限時間,隻要有本事,且喜歡這種娛樂方式,玩家可以一直呆在裡麵。
第一批進入水棺的一百名逃兵,最終在恐懼與無措的夾擊下,僅有二十七名得以存活。
這些逃兵裡麵,隻有一人不會遊泳,餘下的都是憑借不錯的水性,在水棺裡沒有慌張,這才成功出來。
等到全部玩家完成該關的比賽,隻有四百零五人存活,成功率為百分之三十六。
這主要得益於後麵的都看到了前麵的狀況,積累了不少應對經驗,不然不會高於百分之二十。
第四關是個土坑,底部放一堆毒蛇,想活命,就得從以鋼刀為階梯的地方往上爬。
一旦失足,那就嘰嘰思密達了……
車在震算是看出來了,眼前的這些逃兵,最後沒幾個能活下來。
但轉念一想,這又能怨誰呢?
誰讓他們臨陣脫逃的呢?
如今他們純屬咎由自取!
最終,隻有一百六十二人通過該關,占總數的不到百分之三點四!
也就是說,能夠通過四關的,三十個人裡才能有一個而已!
多麼恐怖的淘汰率啊!
結束了麼?
當然!
再玩下去的話,這不到二百逃兵都得被某皇帝活活玩死!
朱慈烺對此有愧疚感麼?
一絲一毫都沒有!
臨陣脫逃就是對友軍得殘忍,更何況友軍是大明王師。
難道大明王師活該被泡菜逃兵出賣?
既然不是,那就不需要有這方麵的想法了。
這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年代!
爾等能活,憑的是自己的本事和運氣。
想過安生日子,完全可以不來當兵。
又想免費吃喝,又不想承擔責任,爾等有那門路和關係麼?
處理完逃兵的事情之後,利奧波德父子與亞曆山大又有了新想法。
那就是他們全都不願意去東非,生怕被北麵的奧斯曼與南方的鄭氏給聯手弄死。
新看上的落腳點就是大明本土,不過態度還是很卑微的,隻要給塊地皮就行了。
很好!
不管失敗者還是獲勝者,這下都將跑到大明本土去了。
這下如何分地盤就成了一個大問題!
沿海地區大家都想要,因為涉及到造船廠與港口,海外貿易可是相當賺錢的。
但朱慈烺已經對威廉三世有言在先了,雙方換地的話,荷蘭方麵肯定可以得到福建與廣東。
福建擁有南方首屈一指的造船工業,其次就是南直隸,這兩塊大肥肉肯定要給威廉三世與小腓特烈這兩個盟友的。
威廉三世已經代議會表態了,荷蘭寧可不要內陸省份,也要獲得廣東、福建、東藩、瓊州這四地,外加廣西。
這就意味著東南沿海地區少了一半,剩下的浙江與南直隸,還得給小腓特烈。
浙江的最大軍港在定海,南都則擁有整個南方第二大造船基地。
而浙江的茶葉與南直隸的絲綢與紡織工業,則是小腓特烈非常看重的。
再就是馬鞍山的鋼鐵與淮南煤礦了,這三樣缺一不可。
作為在雙方結盟之後就沒有背叛過自己的盟友,朱慈烺自然也願意將比較好的地皮給對方。
而路易十四實在是受不了這種淩駕在自己頭頂的強烈刺激了,在獲得近臣們的意見之後,便同意了雙方換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