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彆感謝讀者的打賞,以及牛筆老道的堅定粉絲、kauszx、書友的月票!
非常感謝jhjosser88、悠悠我心sybi、書友、諸天道人的推薦票!
感謝書友榜top20
1讀者掌門
2kauszx堂主
3牛筆老道的堅定粉絲堂主
4楓月雪舞堂主
5鬥氣風暴堂主
6書友堂主
7書友堂主
8書友堂主
9書友堂主
10書友堂主
11書友堂主
12毒gu九賤堂主
13書友堂主
14sunibra堂主
15最愛可堂主
16鐵馬冰河入夢來99堂主
17惡狼之傳說堂主
18五月潛龍堂主
19書友舵主
20書友舵主
祝大家今天到明年今天,都快樂、都幸福、都如願,單車變星艦!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
當聽說兩艘九級戰列艦已經下水,並正在當地適航後,朱慈烺不禁感慨起來。
距離上次視察澳州,已經快過去二十年時間了,在法國遇刺的事情還曆曆在目。
等完成了搬家,處理完瑣碎的事情後,自己也要再次去澳州視察一番。
就是不知道上次全球旅行,花了兩億銀幣,下次去要花多少錢!
第十六批次17311739)造艦計劃已經結束,結果跟此前對外公布的十八艘戰列艦、八艘大型航空母艦、十艘兩棲攻擊艦下水相差無幾。
十八艘戰列艦,包括六艘九級戰列艦本土兩艘,澳州兩艘),六艘八級戰列艦本土兩艘,澳州兩艘),六艘七級戰列艦本土兩艘、澳州四艘)。
十艘大型航空母艦本土六艘國王、兩艘俾斯麥,北美兩艘國王),十艘兩棲攻擊艦本土八艘國王,北美兩艘國王)。
區彆就是大明海軍已經決心徹底將航空母艦重型化了,從三萬噸型向五萬噸型邁進了,這樣起降雙發螺旋槳艦載機,甚至噴氣式都沒問題了。
兩艘五萬噸級航母的造價高達四億五千萬銀幣,故而朱慈烺決定今後將航空母艦的建造放在澳州的西鐵城與北美的聖迭戈。
大明海軍基本上不太需要用七級戰列艦來湊數了,現有的同型號戰列艦,加上新下水的八級與九級戰列艦已經完全夠用了。
建造六艘七級戰列艦的目的就是服役一段時間之後,再以友情價賣給盟友,用來維持雙邊關係,給小夥伴一點甜頭罷了。
在第十七批次17391747)造艦計劃中,七級戰列艦的數量將會被縮減至四艘。
等第十八批次17471754)開工,該型戰列艦可能就要從項目欄裡消失了……
根據派駐在西鐵城造船廠的軍方檢驗小組的報告,該造船廠負責建造的八艘主力艦尚未發現重大問題,截至目前,海試一切正常。
有鑒於此,朱慈烺正式決定在西鐵城造船廠建造六艘九級戰列艦、四艘八級戰列艦、四艘三型航空母艦俾斯麥)。
聖迭戈,現更名為聖帝閣,該地造船廠負責建造四艘二型航空母艦國王)、四艘二型兩棲攻擊艦國王)。
本土的天津造船廠與蓬萊造船廠將會建造兩艘艘二型航空母艦、兩艘二型兩棲攻擊艦,醫療船、補給艦、滾裝船各二十艘。
其他中小型水麵艦艇,由位於波羅的海東岸的波羅堡造船廠、位於黑海北岸的敖德薩造船廠來完成。
就算無法如數完工也沒關係,大明海軍的規模已經可以接受長達十年以上,也就是兩個批次的停止采購情況發生了。
根據揭暄的估計,就算三個批次都無法獲得新船,也不會影響到大明海軍對主要競爭對手的領先優勢。
為了確保海外造船廠所負責的主力艦的建造質量,第十七批次甚至可以將工期延長到九至十年,海軍都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這是自朱慈烺監國以來,第一次將主力艦的大部分放在海外建造,其中的風險是可想而知的。
好在此前已經在澳州與北美兩地進行了嘗試,效果還算基本符合朱慈烺的預期。
當然,大明還有一個備用造船基地,那就是鄭氏父子位於非洲南部的閩地造船廠。
現在鄭成功已經在當地開工建造了一艘九級戰列艦和一艘二型航空母艦,在昊菁皇帝的幫助西,當地造船廠的技術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至於其他方麵,自然也沒太大問題,由於當地就擁有礦山和鋼鐵廠,可以很好的控製建造成本。
鄭成功在得知尊師遇刺的驚天消息後,在忙忘了歐洲那邊的事情後,也火急火燎地趕到了北都。
對於這個門徒,朱慈烺還是比較滿意的,各個方麵做的都算到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抓刺客的事情不需要他幫忙,要是鄭氏能出力幫助向海外運輸移瑉,那就再好不過了。
根據朱慈烺的估計,鄭氏擁有不同噸位的遠洋型商船約五千艘之多。
幾乎將當年的木帆船全都換成蒸汽船與燃油輪了,實力僅次於大明、法國、荷蘭,與奧斯曼帝國不相上下,穩穩超過印加帝國。
見到尊師龍體無恙,鄭成功也就徹底放心了,對於這個吩咐,自然是滿口答應下來,保證可以提供至少三千艘商船用來運輸移瑉。
如此看來,鄭氏船隊一次至少能運輸一百五十萬人。
不用運到巴西,哪怕運抵澳洲北部,也算是幫了朱慈烺的大忙了。
去北地與歐洲的走可以通過北線鐵路過去,隻有去澳州、北美、南美的才需要走海運途徑。
等於說門徒承攬了三分之一的工作量,餘下三分之二,朱慈烺就容易解決了。
像倭國、泡菜、波斯、暹羅、奧斯曼、威尼斯、瑞典等國商船,都可以動員過來。
沒時間不要緊,大明皇帝給的錢多!
隻要錢到位,時間不就有了嘛!
奧斯曼、威尼斯、瑞典的商船負責歐洲航線,倭國、泡菜、波斯、暹羅則負責從大明本土至澳州的航線。
福建當地剩下的百姓,以及臨近地區會說閩語的百姓,全都可以被鄭成功帶往閩地定居。
不願去閩地的,可以順路去由朝廷控製的東非定居。
隻要集中好船隻,再分配好運力,困難就被解決掉一大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