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四認為順利獲得明帝國的三北地區,即使自己失去了歐洲本土也是非常值得的。
尤其是在手下仔細查驗過對方留下的廠房和設備,以及移交的油田、礦山、鹽場等資源之後。
路易十四就更加確信這筆交易是大賺特賺的,獲得的新本土不但麵積比老本土大得多,而且工業產能與自然資源都遠超老本土。
自己不但沒花錢,還獲得了八億銀幣的貸款,以及一艘九級戰列艦和一艘二型航空母艦,兩艘主力艦還都是全新的。
根據柯爾貝提供的相關報告,新本土麵積接近四百萬平方公裡,而老本土僅為一百六十萬平方公裡。
新本土尚未開采的石油資源高達一百億噸以上,這還不算可能蘊藏石油的地方,老本土的石油還不到前者的零頭。
新本土的煤炭資源僅神府東勝煤田的可開采儲量便高達三千億噸,這是法國高層之前完全不敢想象更不敢相信的事情。
新本土雖然隻有在遼東地區有一座巨型鐵礦,但完全可以從泡菜進口廉價的鐵礦石,更何況目前的法國鋼鐵工業需求並不太大。
新本土的汽車工業產能可達每年五百萬輛之多,幾乎是法國的十倍左右,而且很多車型都是法國無法生產或尚未投產的。
新本土的飛機製造更是讓人瞠目結舌,位於沈陽、北都、長安的三家大型飛機製造廠,每年可以生產戰鬥機五千架、直升機五千架、轟炸機三千架。
新本土有旅順、天津、蓬萊三家造船廠,對應老本土的加萊、瑟堡、馬賽造船廠,前者的造船能力是後者的四到五倍左右,而且船塢更大,設備更加先進。
對於這種張嘴就能吃到現成的好事,路易十四在搬家之後的某段時間裡,經常興奮的整宿睡不著覺。
自己之前已經很努力在經營法國了,沒想到努力了數十年時間,居然還不如換來的地盤收獲更大,不知道自己是悲還是喜。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老朋友住的地方,也就是仙宮,看上去並不如凡爾賽宮,而且此前還遭到了大哥會的襲擊。
路易十四接收了北都之後,還特意帶著一群心腹參觀了當年的事發地,對此唏噓慨歎了一番。
老朋友的宮殿到底要不要入住?
路易十四思考了許久,才決定在財務狀況允許的情況下,給自己新蓋一座宮殿。
就算是撿到的二手貨,畢竟會讓自己心裡不太好受,這跟海軍白蹭明帝國的二手戰艦有本質區彆。
蓋宮殿的錢如何得來?
當然是貸款!
柯爾貝認為這個項目的確具備了貸款的資質,因為可以將老城的宮殿與新城的宮殿都作為永久的旅遊景點,通過門票來實現持續不斷的回款。
如此一來,陛下既能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又能起到保護這些古建築的目的,還能起到尊重明帝國皇室的作用,可謂一舉三得。
路易十四對此非常高興,便決定先行向銀行貸款一千萬銀幣,用來在北都興建自己的新皇宮。
新都城就定在北都,被命名為新巴黎!
而那些來到北都,被這裡的建築與規劃深深震感的普通法國人,更是將此地戲稱為“人間的伊甸園”。
路易十四聽到這個綽號,倒是覺得並無不妥之處,反而覺得恰如其分,也就沒讓手下頒布相關的禁令了。
北都可以容納一千萬人在這裡生活和工作,城市容量相當於兩個巴黎。
為了能夠最大限度地使用這座城市的所有功能,激活北都的工業能力。
路易十四讓柯爾貝調整此前的計劃,將一些小城市的人都調進新巴黎來工作。
這是他們的榮幸,他們也應該用實際行動來回報皇帝陛下的恩賜……
在參考了明帝國的點對點的搬家模式之後,路易十四也采用了這個好辦法。
巴黎的人口整體搬到北都,加萊搬到天津,馬賽搬到蓬萊,瑟堡搬到旅順。
裡爾搬到沈陽,裡昂搬到長安,圖盧茲搬到保定,波爾多搬到青島,魯昂搬到太原。
那些偏遠還不能不要的城市,譬如黑州的雞山、鶴山、七河這都是因為開發大煤田而建立起來的城市,就可以分給追隨自己來到東方世界的德意誌人、尼德蘭人、倫巴第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英吉利人了,還有一些沙俄人、波立人、丹麥人。
反正新本土的麵積足夠大,安排上千萬非法蘭西人定居也毫無壓力可言。
隻要這些異族不發動叛亂,或者向某投石團夥靠攏,路易十四便可以確保其吃飽穿暖。
在通過戰爭和接納的方式吸收了大量奴隸和難瑉之後,在未搬家之前,法國本土,也就是歐洲部分的人口已經膨脹到近六千萬。
這完全沒算法屬西非與法屬印度這兩大塊海外屬地的人口,不然法蘭西帝國的總人口可以達到三億,甚至更多。
但在搬家之後,原本顯得完全夠用的勞動力,現在就看起來完全不夠用了。
各地的官員都報告缺乏五到七成的勞動力,希望儘快獲得滿足,不然會嚴重影響產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路易十四對此無能為力,因為法國本土人口就這麼多,勞動力是固定的。
要麼等到未成年的孩子成年,要麼就隻能從兩大海外屬地輸送人口了。
按照柯爾貝提供的報告,六千萬本土人口隻能滿足東北和中北地區的生產需求。
想要滿足西北地區,還要至少獲得兩千萬的勞動力才行。
如果平均分配的話,那就等於新本土的三大塊地盤都無法滿負荷開工……
無奈之下,路易十四隻能同意使用老辦法,也就是從兩大海外屬地運人過來。
以前是西非距離本土近,印度距離本土遠,在搬家之後,情況剛好顛倒過來。
而且運費直線飆升,幾乎是之前完全不可接受的,廉價的黑奴都不再便宜了。
法屬印度的情況比較特殊,通常是法國官員管理當地土邦貴族,讓他們再管理下麵的低種姓的賤瑉。
將當地的習俗照搬到法國的話,像路易、亨利、菲利普這樣的姓氏都屬於高種姓,可以享受諸多方麵的福利待遇。
因為法國與法屬印度的經濟與地位差距,普通法國人即便不是貴族,隻要兜裡有點錢,到了印度都可以享受貴族般的待遇。
雇傭賤瑉作為仆人的成本也很低,平平常常的就是四五個仆人,用十幾個仆人來伺候夫妻倆也沒啥大不了的。
隻要雇主包吃包住,負責安保兼顧劈柴的男仆每月兩個銀幣,承擔做飯、打掃、洗衣服任務的女仆隻要一個銀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