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給自己的門徒鄭成功相關技術,朱慈烺也不會給那群宗室技術的,讓他們努力自我研發好了!
至於兩個兒子,那就更不允許了,你倆的地盤都屬於朝廷的,讓你倆長期管理就已經相當不錯了,不要得寸進尺。
為了防止與彆國兌換到手的外國紙幣發生貶值,大明帝國與法國等國簽署的兩國紙幣兌換協議裡,就明確規定了。
倘若在今年一月末,法國紙幣比去年十二個月的平均值貶值了超過百分之一。
由法國方麵在一個月之內,用紙幣或由大明帝國接受的等值物品補齊差價。
發生拒絕補齊差價或逾期的情況,大明帝國將永久停止對法國的貸款,並立刻要求法國歸還之前的全部貸款本息。
此要求對大明帝國也一樣,這麼明確規定就是防止某一方爛印紙幣,導致損害另一方的利益。
把紙幣搞貶值很容易,把紙幣弄升值了,那就算你有真本事!
這要以實際交易金額與貨物進行折合,跟官方規定的彙率沒多大關係。
假設大明帝國一百元的紙幣用購買了法國生產的一噸鐵,然而使用五十銀幣就能買到一噸鐵。
而大明帝國官方彙率一百元紙幣兌換一百銀幣,這不就等於紙幣貶值了百分之百麼?
法國用一百紙幣是無法在大明銀行兌換出一百銀幣的,否則紙幣貶值的意義何在?
大明帝國必須向法國補償一百元紙幣,或者價值一百元紙幣的等價物,等價物還必須得到法國方麵的認可才行。
倘若出現某國紙幣貶值百分之十以上的情況,那麼大明帝國就有權單方麵暫停與該國的紙幣交易,重新啟用銀幣。
現在地球上沒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沒有世界銀行,很多國家的金融從業者,對相關金融知識都知之甚少。
某個國家一旦紙幣發生大幅度的貶值,那就意味著經濟崩潰,基本上比東南亞金融危機的下場還慘。
在沒有戰爭和天災的情況下出現類似的問題,那就是故意濫印紙幣造成的。
朱慈烺可不會掏錢去救這種作死的玩意,你想死就趕快去死,彆扯上我。
印刷紙幣的總額就是本國人口的兩百倍左右,有一千萬人,那就發行二十億元的紙幣,理論上是非常安全的。
這是在百姓手裡保留大量銀幣的基礎上,若是要清空百姓手裡的錢,完全可以印刷五百倍的紙幣。
另外一個前提,那就是總行必須擁有足夠多的銀幣,防止市場出現擠兌的情況。
發行二十億元的紙幣,總行手裡就得有十億銀幣,或者價值這麼多錢的等價物。
剩下的另一半算是韭菜,能收割多少,那就看各國元首的本事了……
除了本土之外,朱慈烺最為放心的就是鄭成功那裡。
鄭氏集團有工業、有土地、有軍隊、有礦石,還有兩洋的漁場。
最重要的是,鄭家本身就有錢,不像自己那倆兒子,十之七八是在啃老……
朱慈烺還在刮地皮的時候,鄭芝龍就已經是千萬,甚至億萬富翁了。
雖說買鐵甲艦花了很多錢,但後來南洋金山的分成,以及在非洲南部開礦,可是讓鄭芝龍賺的盆滿缽滿,不亦樂乎。
可以說,大約六分之一個非洲大陸的麵積,都是鄭家自己的地盤,想怎麼撈錢都可以。
對於發行紙幣,鄭家有充足的物質基礎做保障,其他藩王根本沒這個條件。
鄭成功原本是不想印的,但他爹鄭芝龍的想法剛好相反。
既然昊菁皇帝並不介意閩國自行印刷紙幣,那其他事情就不算個事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都指望用銀幣或商品換取朝廷印刷的紙幣,久而久之,心裡總是會覺得非常彆扭。
朱慈烺當然能猜出鄭氏父子的大概想法,也就在無線電裡告訴了他們不要有顧慮。
等鄭氏父子抵達明思克之後,便將紙幣的技術以及相應的注意事項都告知了他們。
鄭氏集團自行經營閩國,風險自然也自行承擔,朝廷理論上沒有援救閩國金融危機的義務。
借十億八億用來應急,這倒不是不可以。
張嘴就要百八十億的話,朱慈烺就可以直接送客了……
你們這麼乾的話,就等於把老子給拖下水了。
與其被你們拖下水,還不如直接踹你們一腳算了。
閩國啥都不缺,真能因為紙幣的事情玩到經濟崩潰的話,以後就彆碰這玩意了。
朱慈烺認為隻要鄭成功將閩國經營得好,閩國的國力其實應該僅次於奧斯曼、印加、法國,與荷蘭不相上下,絕對可以超過瑞典與普魯士。
值得尊師欣慰的是,到目前位置,閩國經濟還是在蓬勃發展,大部分行業的水平都達到了世界準一流的程度,形容為欣欣向榮也不過分。
財務收入淨值csj達到了極為驚人的三億五千萬銀幣,已經超過了當下的法國。
主要原因就在於法國也完成大搬家沒多久,還在經濟恢複階段。
後期法國的發力應該很猛,希望門徒能夠繼續保持自己的優勢。
閩國的財務收入淨值約等於大明新本土的十一分之一,之所以這麼少。
主要原因就是閩國的人口少,還不到大明新本土人口的十分之一。
由於閩國幅員遼闊,不存在生存空間緊張的問題。
隻要增加人口,財務收入淨值勢必還會大幅度的增加。
當初除了福建境內,其他地方的新移瑉幾乎都不願意去閩國。
原因就是閩國以閩語和客家話為主,除了正規場合,北都話說的比較少。
北方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他地方的百姓大部分聽不懂閩語。
很多百姓,特彆是當過兵或者考過學的,都可以完全聽懂北都話。
北都話也是整個大明普及率與識彆率均最高的語言,在南方地區,閩語的普及程度還不如粵語。
這就促使鄭成功下大力氣推廣北都話,不論在衙門、部隊還是學校,都必須講北都話,不得講閩語。
退一萬步說,萬一尊師再次駕臨閩國,接見各界人士,結果這群玩意張嘴就是閩語。
尊師該如何是好,是不是還得自己先行翻譯?
喜歡明末黑太子請大家收藏:()明末黑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