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部隊到底能守住什麼地方?
照這樣發展下去,彆說打敗叛軍收複失地,連整個法屬印度都得丟了。
路易十四說的不是氣話,因為如果不是辛格還要讓陸軍配合海軍奪取法屬印度的沿海地區,現在全力北進的話,整個印度的北部地區已經全都落入他的手中了。
最初,辛格也是選擇了隱忍不發,隻是進攻孟買南北幾百公裡的沿海地區。
等擁有了三個航母戰鬥群之後,辛格認為自己海軍的實力已經打到預期了。
便下令大舉南下先行配合陸軍,奪取整個法屬印度南部地區的海岸線。
此舉不但可以擴大自己的國土,還能打擊法國的海上運輸線,並能繳獲大量戰利品。
至於明帝國的錫蘭島,以及駐紮在那裡的艦隊,辛格倒是沒有輕敵,命令海軍與空軍不得主動攻擊對方。
等自身實力打到南亞地區的霸主級彆的時候,自然可以將這支礙事的艦隊徹底消滅掉。
到元旦的時候,叛軍已經控製了印度大沙漠以南的法屬印度地區。
法軍在保衛法屬印度的戰鬥中,已經被叛軍打得元氣大傷。
不是法國不能再戰,而是根據法國高層的估計,想要戰勝叛軍,並且收複法屬印度全境。
還要給軍方提供五千輛主戰坦克、一萬門火炮、兩萬架作戰飛機、一百套遠程防空係統、兩百套中程防空係統。
這麼多武器在現階段是不可能被生產出來的,兵工廠至少要滿負荷運轉兩年才能實現。
可是屆時叛軍的實力還會進一步增長,等於己方的實力落後於叛軍的實力。
除非明帝國可以介入……
在這種情況下,路易十四隻能向老朋友朱慈烺求助。
甭管老朋友是怎麼做的,包括核汙染在內,路易十四都能接收,事後也不會向其抱怨。
如果不這麼做的話,恐怕法屬印度從今往後再也不是法國的海外屬地了。
既然如此,朱慈烺這邊就沒問題了。
為了縮短對方發現來襲導彈的跑路時間,朱慈烺已經下令將導彈部署在靠近法屬印度的中州。
這裡距離孟買的導彈飛行時間隻有幾分鐘而已,隻要衛星發現印度的某個港口多了一堆戰艦,裝有核彈頭的導彈就可以立即夷平那裡。
最後很不走運,還是孟買多了一個航母戰鬥群。
那就沒辦法了,路易十四隻能在核平之後放棄該城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對於核打擊這種事,朱慈烺是不會主動對外公布的。
之前隻是讓媒體報道瑞士發生了大規模的火山爆發,因為當地本身就是活火山地區。
之後打擊倭國,理由也一樣,反正該國三天兩頭就會地震,外界早就見怪不怪了。
至於對東非、西非地區的核打擊,大明媒體認為這是全球板塊進入了活躍期導致的……
有了鋪墊,受眾接受這個原因就容易多了,而且這也跟自己沒太大關係。
各種媒體故意避重就輕,引導大家吃好、喝好、玩好就算是完成任務了。
世界各地出現的各種叛軍倒是非常離奇,可那年不出叛軍呢?
大明帝國的實力蒸蒸日上,軍力愈發強大,一百年之內的叛軍仍然比韭菜還多。
割了一茬,又會長出來一茬。
簡直就是野火燒不儘,春風吹又生!
某天某地又出現了叛軍,對於這種事,大明百姓早就見怪不怪了。
花一分鐘時間大致瀏覽一遍,就可以略過了這件事了。
在大搬家之際,各地叛軍聲勢何其浩大,結果三個月之內就被官軍給拍死了。
尤其是除了一批內鬼,也就是與朝廷和軍隊有關的人揭竿而起。
最後卻率先接受朝廷的招安,成為了最大的受益者。
那些跟沒有門路的同行被這些反骨仔給坑苦了,紛紛破口大罵,但也無濟於事。
從那以後,大明新本土的叛軍就比較少見了。
因為舉事之前,都要防火、防盜、防同行反水……
內鬼的破壞力比官軍大多了,缺錢花的話,還不如湊在一起成立一家討債公司。
還是乾這行靠譜,至少是合法生意,不用擔心被官軍給剿滅了。
大明本土的異族舉事,反對朝廷,本族百姓都當做花邊新聞來看。
反正本族的叛亂隻能堅持三個月到半年,異族能堅持多久,都可以開盤下注了。
事實證明,他們的表現也沒好到哪去。
在官軍的打擊下,非死即逃,一點都不堅韌。
跑到韓國仁川的波蘭叛軍,仍然被朝廷給打死了。
所以說,還是參加官軍更靠譜。
萬一戰利品是大洋馬,自己不是有的騎了嘛!
看著三哥大禮包,某皇帝感慨良多。
這裡麵的玩意不算太差,但明顯跟自己的西式裝備不太兼容。
哪怕是航母上的“陣風”戰鬥機,也是彆具一格的法係的。
唯一能用泡菜大禮包零部件的,就是k9155毫米自行榴彈炮。ki重型戰鬥機、“陣風”中型戰鬥機、“維克蘭特”號航母、“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導彈。
喜歡明末黑太子請大家收藏:()明末黑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