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羲皇故都_明末封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明末封疆 > 第32章 羲皇故都

第32章 羲皇故都(1 / 1)

“是...宋獻策是家兄啊公子。家兄原名宋康年,怎麼?魏公子也認識嗎?那魏公子...”

魏淵沒有時間去搭理麵前喋喋不休的宋永年,他正在拚命的搜索著大腦中的曆史知識,宋永年的哥哥是宋獻策。那與宋獻策是好朋友的李信公子...杞縣...父親是朝廷大員李精白...

猛的魏淵抬頭激動的雙手抓住宋永年的肩膀用近乎嘶喊的聲音問道

:“李信公子是不是還有個名字叫做李岩?!”

宋永年吃驚的看著眼前極度亢奮的魏淵呆呆的搖了搖頭。

“小的...小的不知道啊公子!”

而此時魏淵的心中已經有了答案!我真是笨啊!我本早該想到的!杞縣李氏大戶,父親在朝為官,李信!沒錯!李信就是那大名鼎鼎的公子李岩!

在整個明末的曆史當中,李岩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角色。可以說是個少有的文武全才!從文上麵說他早早的就科舉中第成了舉人。從武上麵講不管是個人武藝還是指揮作戰李岩都有自己獨到的天賦與見解!

這樣一個文才武略的少年公子,在當時是十分罕見的。他生性慷慨豪爽,常常周濟窮人;愛打抱不平,伸張正義。杞縣百姓都稱他為“李公子”。

崇禎十三年是李岩生命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李自成從巴西魚腹山突圍出來,十八騎闖河南,想要一展宏圖的李岩碰到了決心吞食天下的李自成。兩人相見恨晚,一拍即合!李岩在加入“闖軍”後為李自成提出廣收民心之策。李自成在其輔佐之下得以在短時間內聚集起數以百萬的軍隊,縱橫中原,建立大順。挺進京師,顛覆大明,威鎮寰宇!

但也是因為沒有聽取了李岩關於安撫百姓的忠告而致使軍紀渙散,在僅僅42天後就於“一片石”慘敗於關寧鐵騎與建州八旗兵的合擊,退出了北京城。最後李自成聽信牛金星讒言,毒殺了李岩,致使部眾離心,自己也身死九宮山!

原來與自己朝夕相處兩日的李信就是會在不久幾年之後名揚四海的李岩公子!世事難料,人生無常啊!

在極度震驚的情緒下,魏淵乘坐的馬車緩緩的穿過石橋駛入了被白雪覆蓋的宛丘縣城。

宛丘城是一座古城,一座大湖環城而生,整個古城依湖而成。進入縣城前魏淵本以為宛丘不過是如南召縣一般的小城,可進入其中後城內的格局和景致不由得使他眼前一亮。漸漸的魏淵從剛剛的震驚之中恢複了平靜,仔細的觀瞧起來。

宛丘城內高低錯落的各色建築籠罩在一片白茫茫的風雪中,晶瑩銀白的樓閣、厚重濃黑的城牆以及滿天的飄雪構成了一幅淡雅的水墨畫。就在魏淵留戀於古城雪景之時、突然一處映入眼簾、氣勢恢宏的宮殿建築群引起了他的注意。雖說是大雪覆蓋,但依稀可見黃色的琉璃瓦、漢白玉製的台階與欄杆、大紅的宮牆、映著皚皚白雪皇室的豪華高貴、與眾不同的氛圍儘顯了出來。

“那府院敢用黃色的琉璃瓦?難道是藩王宮殿不成?”魏淵指著遠處的宏偉建築群疑惑的問道。

“藩王?嗬嗬,公子您說笑了!那處可不是什麼宮殿。那是一處陵寢。”

“陵寢?何人陵寢?”

“這陵寢的主人那可是不得了啊公子爺!此處乃是人祖伏羲之陵,又號稱太昊陵!”

難得看魏淵主動詢問自己,宋永年很是認真的回答道。

“太昊陵?”這個名字在魏淵的心頭一閃,他記起來了。前世在看《走遍中國》欄目的時候介紹過這個旅遊景點。裡麵還有過一個明太祖朱元璋與太昊陵的故事。

早在大元至正五年的時候,朱元璋出家皇覺寺曾雲遊來到過宛丘,當時他棲身於太昊陵的破廟之中以避風雨。後來“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朱元璋也追隨郭子興開始了革命生涯。不久他率領一支隊伍在宛丘與蒙元軍展開激戰,最後隻剩下他孤身一人逃走,可身後的追兵又窮追不舍。在走投無路之時,他逃進了太昊陵內一座他曾經棲身的破廟裡,祈禱說:“人祖爺若能保佑我平安無事,今後一旦了得天下,一定依照我的宮殿,替你重修廟宇,再塑金身!”話音剛落,一隻蜘蛛很快在廟門口織起網來。元兵追到廟前,見蜘蛛網封門,以為裡麵肯定沒有進人,便追向彆處。保全性命的朱元璋日後一發而不可收拾,肅清寰宇,橫掃六合,開創了大明王朝!

功成名就之後的朱元璋就開始兌現自己當初的誓言了。南京明皇宮南有午朝門,門內30米有玉帶河,過玉帶河不遠為奉天門,過奉天門為奉天殿,東有東華門,西有西華門。於是他也命擴建太昊陵的工匠們按照其規格建造。太昊陵南有午朝門,門內30米有玉帶河,河北麵有先天門,正殿為統天殿。東有東華門,西有西華門。太昊陵廟可以說是一處精簡版的南京明皇宮。

想到這魏淵隨口說了一句:“原來是天下第一陵啊!難怪這建築風格跟故宮如此之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故宮?故宮是哪啊公子?”

“就是紫禁城啊!”

聽到這宋永年因為驚訝嘴巴長得大大的,說話都有些結巴了

“紫...紫...禁城!公子您去…去過皇宮!”

看著這宋永年一臉的崇拜與向往,魏淵這才意識到自己這嘴又瓢了。沒辦法隻能找個由頭混過去了。

“紫禁城豈是你我這種尋常百姓可以進去的?我也就是當年隨父親入京城前往六部時在遠處遠遠的望到過。”

“那也不得了啊!那個是當今聖上所在,天子的居所啊!我真是羨慕公子您啊!要是能讓我進去一次,死了都值!”

看著眼前這個說的直流口水的宋永年,魏淵還真是沒話說了。心想

“哎,看你那沒出息的樣。可惜沒出生在現代,不然五十塊錢輕鬆讓你夢想成真。”

正如圍城中所說的一般:

“外麵的人想進去,裡麵的人想出來。”

此時端坐紫禁城的崇禎皇帝最大的願望可能就是遠走紫禁城,拋開煩人的政務,做一個平凡之人。

京師紫禁城乾清官

一身黃緞便袍的崇禎皇帝端坐在禦案前上臉色難看的讀著塘報,自從十月清兵深入畿輔後,每天諸如此類的隻見憂難見喜的塘報每天都會像小山一般的堆積在他的麵前。昨日建州兵又攻破了什麼州縣,擄走了多少百姓,焚掠的境況如何慘重;今日又有多少地方官員城破殉難,又有多少大明臣子變節投敵!他真的是不願看又不敢看了,可偏偏他這個皇帝又不能不看!此刻的他恨不能將這些奏疏和塘報統統付之一炬,將眼前的禦案一腳踢翻!看到最後,天下兵馬總監軍高起潛的奏疏徹底壓垮了崇禎皇帝精神上的最後一個稻草,他氣的暴跳如雷,大喊大叫了起來。

“盧象升!一點用處都沒有!太負朕意!朕要收了他的尚方寶劍!朕要!朕要將他拿入京城治罪!”

乾清宮內伺候在皇帝身邊的宮人和太監們見此情景嚇得紛紛跪倒在地,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原來前日清兵為攻占宛平城而出兵盧溝橋,負責防守盧溝橋的正是高起潛所統帥的明軍主力。但高起潛一見清兵來攻,立刻就慌不擇路的逃之夭夭了,幾萬大軍群龍無首軍令難行立刻被打得大敗!後來虧得盧象升率領不足一萬的天雄軍死守永定門才止住了戰局的進一步惡化。但由於此戰明軍潰敗以至高陽失守,已經七十六歲前內閣大學士、兵部尚書、薊遼總督,太傅孫承宗伴隨著高陽城的陷落自殺殉國。

但高起潛惡人先告狀,將盧溝橋兵敗之責一股腦的推到盧象升身上。說他畏敵避戰,勞師無功。再加上近幾日禦史們不斷上奏疏參盧象升擁兵自保,坐視京畿被建虜屠戮而不發一兵以禦敵。也難怪崇禎皇帝會發如此大的脾氣!

這位多疑而又自負的皇帝不會想到自己此刻已經完全被手下的臣子們所蒙蔽了。盧象升自勤王抵京之日非但沒有打過一場敗仗,反而頻頻出擊取得了不少戰果。但楊嗣昌與高起潛兩人一主外一主內完全操縱了崇禎皇帝的信息來源,身在兵部的楊嗣昌是報憂不報喜,而監軍高起潛則不斷的上秘奏稱盧象升隻知屯兵防守而根本不出擊作戰。

不僅如此,兩人還借助自己手中的權力不斷的掣肘盧象升的作戰計劃。楊嗣昌操縱兵部克扣盧象升部的糧餉供給,高起潛則使用總監軍的調兵之權將盧象升原本就不多的兩萬多軍隊強行拆分成三處布防,盧象升實際掌握在手中的僅僅是不足五千人的老弱殘軍。

為什麼楊嗣昌、高起潛二人如此與盧象升過不去呢?說到底就是戰和之爭,自從崇禎皇帝平台召見盧象升後便傾向了主戰一麵,這自然是主和的楊、高兩人難以容忍的。於是兩人私下裡商定儘量避戰自保,如皇上怪罪下來就將全部的責任往盧象升身上推。很顯然他們的計劃是成功的,崇禎皇帝此時對於那個在平台之上對自己誇誇而談的盧象升充滿了失望與憎恨!

喜歡明末封疆請大家收藏:()明末封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404異常管理局 悠蓮印之宮主謀愛 念相量寰執,被引事現徑行 星際養崽:全體雄性為她爭風吃醋 開局休夫後,五個道侶跪著求複合 重生:你明明暗戀我 賀總,您女朋友跟人跑了! 草芥稱王 我靠搞錢係統日入百萬 學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