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淵起身後急忙令身邊的手下將早已經準備好的五十兩紋銀遞了上去。
“閔公公,小小意思不成敬意。”
“哎呀呀,魏典仗真是客氣了。這讓咱家怎麼好意思啊?”
沒有了剛剛一副高高在上的表情,看到這白花花的銀子閔公公的雙眼霎時間閃起了亮光。一張滿是皺紋的臉上也堆滿了笑意。說話間這位王府的總管太監將一枚銀質的腰牌交到了魏淵的手中,這枚腰牌與之前魏淵在宛丘縣城怒殺曹虎時用的那枚銀質腰牌有幾分相似之處。不同之處在於上麵紋的不是蛟龍出海的浮雕,而是一隻盤坐於山崗之上的猛虎。正中間一個方塊內也刻著一個篆體的“唐”字。
“哎!公公哪裡的話,此上伏牛山辛苦勞累。這點銀子我還怕是怠慢了公公您呢。”
“哈哈哈,魏典仗真會說話。那咱家就在此謝過了。”
魏淵很是客氣的將閔公公送到了山寨的大門處,臨彆之時那閔公公突然壓低聲音很是神秘的對魏淵說道:
“咱家在這給魏典仗提個醒兒,王爺此番賞賜了一百套嶄新的鴛鴦戰袍。這數兒您可得留神看好嘍!”
魏淵聽到這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再次對著閔公公感謝了一番。
送走了前來宣讀口諭的使者,魏淵將桃源村的眾位骨乾集合了起來商量著下山的事情。每逢大事都要開會已經成了山上的慣例。聚義廳內魏淵、黃軒、張大強、魏明、趙信、周義以及各隊的隊長都到位就座了,魏淵當著眾人的麵簡單的將目前的情況作了說明。黃軒則在一旁仔細的觀察著眾人的表情,當聽到魏淵即將下山擔任王府典仗一職時台下不由得一陣騷動。很明顯有不少人對“招安”這件事並沒有什麼好感。
“也不知道這典仗是個什麼職務?官居幾品啊?”
張大強倒還是如以往一般大大咧咧開口就問道。在座的眾人也都有此疑惑。這“典仗”官職大夥以前也都沒聽說過。就連魏淵也不清楚自己即將上任的是個什麼職務,他疑惑的看了一眼身邊的黃軒。見此情形黃軒微微一笑的對眾人說道:
“當年太祖洪武皇帝為永保朱氏江山而設立了藩王製度,同時對藩內的軍事建製進行了詳細的規劃。負責王府保衛的稱為護衛司,其官職的設定與一般指揮使司基本相同。最高長官是指揮使,往下依次是指揮同知、指揮檢事、千戶、百戶等官職。而負責儀仗侍衛的稱儀衛司,其中設儀衛正使一人,官居正五品;儀衛副使二人,官居從五品。設典仗六人,官職為正六品。”
“正六品!俺的娘啊!知縣才是正七品!那豈不是說三爺如今比縣令的官還大了!”
同張大強一般吃驚的人不在少數,在這些泥腿子百姓的認識當中。知縣老爺已經是頂天大的官了,聽說自己大當家的一下子成了正六品的大官,他們既驚訝又自豪。原本有一些從心裡比較反感招安的弟兄,聽到這也紛紛的打消了內心的顧慮。
但黃軒後麵的話其實並沒有說完,那就是儀衛司剛剛提到的那些職責權力還是兩百年前規定下的,可實際情況早已經是今非昔比了,儀衛司現如今在王府中的地位其實是十分尷尬的。原本應當履行的儀仗侍衛職責早已經演變成了端茶倒水看家護院的傭人工作,而典仗這一職務說白了也就是高級彆的官家。而儀衛司安全保衛的職能則全部由護衛司接管了。這些話黃軒決定私下裡同魏淵細談,眼下任務當以統一山寨內的意見為主。
經過商談魏淵最終敲定兵分兩路,他自己親率手下精兵包括黃軒、趙信和周義在內共計一百人下山先試試水,等他在南陽城安頓好後再接月娥下山。張大強、魏明則帶著其餘的弟兄負責繼續經營山寨。安排妥當之後眾人便紛紛下去準備了,此時大廳內就隻剩下了黃軒、張大強、趙信、周義以及魏明這幾名核心人物圍在了魏淵的身邊。
“師父,您為什麼隻帶一百人下山啊?多去些弟兄多好,有事也好有個照應。”
“我也想多帶些人去南陽,可是...”
魏淵將閔公公臨彆之時的話跟眾人說了一遍。黃軒聽罷後輕聲的說道:
“唐王對咱們心存芥蒂如此提防倒也是無可厚非,隻是下山後我們可要多加小心了。”
魏淵肯定的點了點頭繼續說:
“好不容易咱們有了這次機會,一定要在南陽城中站穩腳跟。凡是必須多留一個心眼。”
趙信抱怨的說道:
“師父啊!要我說咱們還是不招安的好!你看那水泊梁山的好漢在山上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好不自在,可招安後呢?死的死,傷的傷沒有幾個善終的。”
魏明一聽這話當時就急了!
“呸呸呸!趙信你就是狗嘴裡吐不出象牙來,說點什麼不行非得咒我三哥!”
趙信也意識到了自己的話有些欠妥,便急忙辯解道:
“我也是想讓師父好啊!師父您彆在意!”
“好了好了,你們兩個彆吵了。招安的事既然已經定下也就不會再改變了,下山後趙信、周義你倆要把情報工作給我做好,到時候能不能站穩腳你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得到了魏淵的重視與肯定一下子讓這兩個少年亢奮了起來。
“是師父!保證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