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劉國能繼續埋伏在山穀密林中時,魏淵也已經奉楊嗣昌之命。率領著本部的八百先鋒營將士以及五千精銳官軍悄悄的朝著瑪瑙山方向壓了過來。
這支接近六千人的大軍在有條不紊的前進著,在行軍的方式與紀律性上。先鋒營的將士很明顯與這五千精銳官軍有很大的區彆,這五千人雖是楊嗣昌手下的精銳。但在行軍速度上卻要比先鋒營的將士差了不少,隊伍的整齊性與紀律性也完全沒法同先鋒營相提並論。
黃軒騎著馬與魏淵並排立於山坡之上,看著綿延數裡的隊伍。
“大人,您的練兵之策真是效果顯著。這些官軍雖然號稱精銳,可行軍速度卻不及先鋒營的三分之二,咱們的弟兄還沒完全放開他們就已經累的氣喘籲籲了。”
“兵貴神速,天色已經不早了。傳令下去,加速前進,不得我的將令任何人不許停下來休息!天黑之前必須趕到瑪瑙山。”
黃軒目送傳令官離去,帶著一些不安問道:
“大人,在下聽聞張獻忠為人十分狡猾,萬一他有所防備我們不是自投羅網了嗎?”
魏淵用手拍了拍胯下龍駒的脖子,自信的回答說:
“張獻忠確實狡猾的不行,但他也狂妄的不行。近來一連串的大勝仗恐怕早已經讓這位八大王傲的尾巴翹上天了。既然狐狸尾巴露出來了,咱們作為獵人出手的時機也就成熟了。”
“就算張獻忠被勝利蒙蔽了雙眼,可他手下還是有不少有識之士的。難道這些人不會提醒他作好防備嗎?”
“嗬嗬,公子此言不錯。但張獻忠是個聰明人,而且是那種很是自負的充滿人。這種人往往把旁人想的很笨,因此對於他人的意見也隻權當做是耳旁風,不會聽從的。”
黃軒沉思片刻問道:
“既然大人有如此的自信,為何要將前鋒之職交給那劉國能呢?要知道若真是取勝,那可是大功一件啊!”
魏淵笑了笑並沒有回答黃軒,曆史上瑪瑙山之戰的結局魏淵清楚的很。明軍雖然大獲全勝,但是卻逃了賊首張獻忠。
因此此役魏淵的目的獵物隻有一個,那就是張獻忠!殺敵多少,繳獲多少輜重都抵不上八大王這顆腦袋值錢。他之所謂擔任第二梯次的進攻,就是為了鋪開大網等候張獻忠這頭終極獵物。
在魏淵的戰略規劃中,這場瑪瑙山之戰明軍的攻擊梯次共分了三層。
第一層首當其衝就是劉國能,劉國能及其率領的五百軍士就像一把尖刀。會在看似嚴密的瑪瑙山防線上刺破一個缺口來。第二層就是魏淵,他指揮的先鋒營以及五千精銳步兵負責將劉國能創造出來的缺口撕開,將瑪瑙山的防禦徹底攪亂。第三層則是楊嗣昌親自坐鎮,指揮大軍乘勢一舉攻入瑪瑙山中,將張獻忠部徹底的剿滅。
入夜時分,部隊如期抵達了瑪瑙山。魏淵早就對此處進行了詳儘的查看,軍隊抵達的第一時間一道道軍令就立刻傳達了下去。
此刻的瑪瑙山,往北有陝西的秦兵扼守著入陝之路,往西是大雪封斷的大巴山以及各處隘口防堵的川軍,向南有長江支乾水係的阻隔,隻有向東一條逃走的路線。因此魏淵命武安國率兩千精兵在瑪瑙山東麓占據險要地利埋伏下來,以切斷張獻忠東逃之路。
他自己則親率八百先鋒營將士作為攻山的主力,黃軒則率領三千精兵作為自己的後援,待到先鋒營攻上山後尾隨著發起攻擊。
當魏淵在瑪瑙山做著最後的準備之時,楊嗣昌的行軍大營內也是一派緊張忙碌的景象。下午突然召開的軍事會議讓將軍們一個個目瞪口呆,軍議上楊嗣昌以一種不容任何人分辯的口氣直接下達了命令。
“各營整軍備戰,半個時辰後發兵攻取瑪瑙山!”
亥時初刻,整座瑪瑙山營地都陷入了一片寧靜當中。因為時不時有雲朵飄過將月光完全遮蓋了起來,地上顯得時明時暗。已經進入了冬季,夜晚的風帶著寒意吹的人瑟瑟發抖。
瑪瑙山的營地共分為內外兩層,內層是張獻忠以及大軍駐紮的地方,由於有大量軍隊駐紮因此並沒有多少防禦措施。外層的規模則大了許多,說是外層,說白了就是在各個自然形成的險要地點修建了易守難攻的寨門以進行防禦。
此時一支駐守在外層寨門處的小隊除了幾名負責夜間警戒的士兵圍坐在火堆旁取暖外,其餘士兵早早的就進入了夢想。
突然一陣馬蹄聲傳了過來,一名坐在火堆旁取暖的士兵趕快叫醒坐在火堆旁打噸的另外兩個弟兄警覺的問道:
“聽!有動靜!”
一名被叫醒的士兵揉著有些朦朧的雙眼懶懶的回答說:
“沒事,肯定是打糧的隊伍回來了。”
“可是大頭目下午不是說這幾日官軍可能會打來嗎?”
“你小子真是聽二不聽三,大頭目說的那是三天後官軍會來攻寨子。”
“不管怎麼樣,還是先叫醒張大個吧!”
這士兵口中的張大哥就是這寨門處的小頭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位寨門的小頭目從溫暖的被窩裡被人叫醒顯得很不耐煩,他邊揉著惺忪睡眼邊打哈欠,來到寨門之上。此時陣陣寒風吹了過來,他被凍的一機靈,睡意頓時就消了。憑著寨垛處朝下張望。幾個剛驚醒的弟兄簇擁在他的背後也跟著向寨子下望去。
寨門下腳步聲,喘氣聲嘈雜。借著寨門上的火光,寨門下模糊的人影不下上百人,張大個一下子就完全清醒了,他向寨下大喊道:
“什麼人?乾啥的?”
回應他的是寨外三聲清脆的巴掌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