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善手搭涼棚,眯縫著眼睛,死死的盯著眼前的墩台山明軍要塞,仿佛一隻雄鷹正在注視著自己的獵物。
代善抬眼看了看頭頂的驕陽,問道:
“孔有德的軍隊布置如何了?”
“稟王爺,孔有德的漢八旗已經在墩台山西側列陣。”
“告訴他未時三刻開始衝鋒。”
“喳!”
未時三刻大約是下午2點半左右,代善選擇在這個時間段讓孔有德發起攻擊,主要考慮的是光線問題。孔有德列陣的位置處於墩台山的西側,午後作戰,當孔有德進攻之時,刺眼的驕陽正位於他們的背後,這在一定程度會使明軍的視野受到阻礙,進而影響以火器為主要遠程攻擊手段的明軍的發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孔有德列陣於杏山城外,由於代善軍令上措辭甚是嚴厲,孔有德不敢掉以輕心,此戰他可謂是傾巢而出,除留下耿仲明帶著4000多人守城外,自己親率精銳來配合代善夾擊墩台山要塞。
此戰孔有德更是帶出了自己壓箱底的“紅衣大炮”,冒著被墩台山上明軍火炮打擊的風險,強行推進至明軍南炮台射程以內,對墩台山要塞展開炮火打擊。
然而由於是仰射,再加上射程不占優勢,炮擊的效果並不理想。不僅如此,在魏淵新式加農炮的打擊下,孔有德的火炮連連受損,令他心疼不已。
漢八旗斥候急匆匆趕到孔有德麵前,下馬跪拜:
“啟稟王爺!紅衣大炮15門被毀,我軍火炮營損失慘重!”
這一切孔有德用“千裡眼”看的清楚,他自然知道火炮營損失慘重,眼見“紅衣大炮”被明軍一座座炸毀,孔有德心疼不已。
孔有德看了看日頭,已近未時三刻,他咬著牙說:
“他娘的!通知大炮撤下來,全軍準備發起衝鋒。”
墩台山兩側,滿清傳令的軍馬來來往往,魏淵站在要塞的製高點上密切注視著敵軍的動向。在魏淵的身後,則齊刷刷站立著手下一乾心腹將領。
“大人,孔有德的紅衣大炮撤下去了!”
“看樣子他們是要發起進攻了,傳令全軍,準備應敵!”
“遵命!”
魏淵手下諸將得令之後便按照戰前的計劃開始了部署。武安國統領的步兵一營、張大強統領的步兵二營,兩營共計3000人負責抵禦來自孔有德部的攻擊。而秦牧陽統領的步兵三營、莫笑塵統領的步兵四營則於要塞東北側結陣布防,隨時準備給前來進犯的正紅旗以迎頭痛擊。
隨著孔有德麾下漢八旗騎兵開始發起的衝鋒,墩台山攻防戰正式拉開了序幕。
“火槍手準備!”
武安國大聲的呼喊著。
“穩住!等我的號令!”
孔有德派出的2000騎兵部隊先是呈錐型直撲明軍陣地而來,在付出微小代價突破明軍火炮打擊範圍之後,明軍的主陣地已經呈現在了這支騎兵部隊的眼前。
如此一味的蠻乾,無異於自尋死路,即使傾巢而出也難以撼動明軍陣地分毫。武安國緊張的注視著快速接近的漢八旗軍隊,他們一定有什麼陰謀!
果然!
原本呈錐型快速推進的騎兵突然分成了三股,左右兩翼快速的拉大與中軍的距離,並同時彎弓搭箭,準備向明軍陣地傾瀉箭雨。
武安國二目圓睜,死死的盯著之前埋在要塞外圍,用來標識火槍射程的木樁,漢八旗衝在最前列的騎兵越過了木樁。
“開火!”
硝煙泛起,隨著一陣陣有節奏的火槍擊發聲,無畏衝鋒的漢八旗將士紛紛中彈墜馬,落馬的騎手與受驚的戰馬被無情地卷入滾滾向前的馬蹄下。然而在這一輪火槍打擊下存活下來的騎手沒有絲毫的畏懼,他們仍然高聲呼喊著繼續衝鋒,距離要塞的第一道防線——戰壕,已然是越來越近了!
在這些騎兵的身後,大批的步兵躲避在衝車之下也隨之開始了衝鋒。漢八旗使用的這種衝車,在木質骨架之上麵覆蓋著厚厚的野牛皮,為了防止遇火燃燒,野牛皮被澆了許多水。野牛皮之下則是隱蔽的漢八旗步兵,快速移動中的衝車在地上留下一道道水痕。
“二段手射擊!一段手填單!全軍穩住!”
武安國高聲呼喊著。
“二段手射擊完畢後上刺刀預備!”
麵對明軍不間斷的火槍打擊,漢八旗騎兵以騎射還以顏色。箭若飛蝗,儘管擁有防禦工事的保護,明軍陣營中仍然不斷有中箭倒下,左、右、中三隊漢八旗騎兵在付出了慘重傷亡的衝鋒之後,以銳不可擋之勢猛衝進了墩台山明軍的最外圍防禦工事之內,漢八旗如此搏命,大大出乎了武安國的意料。外圍戰壕甚至都還沒來得及發揮作用,便被漢八旗騎兵快速突破。
矮牆內外,慘烈的白刃戰開始了...
喜歡明末封疆請大家收藏:()明末封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