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寧侯胸口有點發悶,腦海中不由自主浮現出薑淮離府那日的場景。
沒想到,如今自己……看走了眼啊。
一旁徐管家覺察到永寧侯的情緒。
當即上前道,“侯爺……”
他小心翼翼地開口,“如今淮公子名動京城,想必馬上就是狀元,肯定不少世家都想與他結交,您看……”
永寧侯思慮再三,終究閉了閉眼,良久,才道:“嗯。”
“等傳臚大典後,你備一份厚禮,本侯親自去賀。”
徐管家點點頭,應下。
之後永寧侯忽然抬手,聲音低啞:“等等。”
徐管家一愣:“侯爺還有何吩咐?”
永寧侯望向窗外,眸中情緒複雜:“算了,還是我自己備!”
“是!”
之後徐明退下後,永寧侯走到一旁的櫃子,拿出一個金絲楠木盒。
此刻,他心中有那麼一絲悔意……
當年那個謙和的孩子,終究是……被他親手推遠了啊……
………………
此時,內閣之中,閱卷官們都在閱卷。
畢竟皇上也在等著看結果。
經過兩日的反複商榷探討,他們終於挑出了十份優秀的卷子放在一旁。
等著次日給皇上讀卷。
次日,閱卷官們就會按照職位高低跪在禦前讀卷。
如果讀完前三名,皇上沒有要求繼續讀,皇上就會從這些卷子中來欽定一甲。
第二日很快到了,果然讀完前三名,皇上沒有要求繼續。
殿內的眾人就退下了。
等大臣們都退出去後。
皇上坐在殿內,首先看的就前三份。
這三份就是剛剛大臣們讀的優秀答卷。
而薑淮的試卷正擺在正中間。
皇上拿起來粗粗掃了一眼,隨後微微點頭。
畢竟殿試口答已經讓皇上看到他的實力。
之後就該決定另外兩名了。
看著看著,皇上就問向身邊的太監,“德元啊,這裡麵哪幾個容貌稍俊一些?”
一旁的德元聽了。
當即躬身微微後退,隨後對著旁邊一個太監使眼色。
那位太監連忙退出去,隨後端來一個托盤,呈上來一個冊子。
之後林德元從托盤上取出那個冊子:“老奴早知陛下會有此問,這是禮部暗中記錄的十位貢士形貌評語,陛下可參考參考!”
自古以來,就有個不成文的規矩。
這探花郎須得是容貌風姿尤其出眾之人,所以皇帝才會有此疑問。
之後皇帝伸手接過林德元手中的小冊。
他翻開其中一頁,“廣臨城晉州府林延儒,評語是“眉目如畫,目若朗星”;燕城平州府的蕭錦忠,“風姿特秀,蕭蕭肅肅”;而北直隸的李子陵...……”
皇帝看了一下。
一旁林德元道,“據老奴所知,北直隸的李子陵和平州府的蕭錦忠,還有……錦溪平涼的楊凝都還不錯……”之後他又說了好幾個。
林德元說完,就垂手站立在一旁。
暗中的提點他已經做了,剩下的就看皇上如何定奪了。
皇上點點頭。
又看了看小冊上的描寫和籍貫,又看了看試卷。
狀元薑淮已經是南方人。
那麼榜眼和探花其中就一定要有一個北方人。
而其中那個叫林延儒的學子聽說容貌最盛,既然如此,就選他為探花。
但他也是南方人。
榜眼自然就必須是北方人了,之後皇帝點了李子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