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淮之後將雪塊整齊地堆在路邊,形成一道矮牆。
之後他又看向為首那漢子,“李大壯,這雪牆留著有用,能擋風。”
“好!大人!”
之後他又指向街頭,“那邊低窪,得先挖條導流溝,免得化雪時淹了民宅。”
“是!大人!”
薑淮下令後,李大壯立刻帶著幾個年輕人,扛著鎬頭往指定地點跑去。
鐵鎬揚起落下,凍土飛濺,很快開出一條淺溝。
薑淮蹲下身,用手指丈量溝渠的坡度,又調整了幾處走向。
此刻,城南的空地上,三十多名婦女老人,還有寡婦,帶著半大孩子挖渠。
一旁梁遠見狀,“劉家嫂子,天這麼冷,孩子就彆挖了,讓孩子去烤烤火吧。”
他解下自己的手套。
那劉氏連連擺手:“使不得,梁大人!俺們領了官府的糧,就得賣力氣乾活。”
梁遠將手套塞給那婦人:“你若凍傷了手,明日誰來乾活?孩子誰看?”
那寡婦聽了,隻好收了。
“謝謝梁大人了。”
此刻城北的房屋修繕處,賀禮群帶著老木匠陳老漢,和十幾個徒弟,正給倒塌的房梁打榫頭。
刨花飛舞間,新木的清香混著鬆脂氣味飄散開。
此刻薑淮也饒有興趣的湊近觀察榫卯結構。
還得是老祖宗啊。
這陳木匠雖然指節粗糙,但手靈巧自如,一塊尋常的榆木疙瘩經他拿著刨刀的手一番遊走,木料表麵便泛起光澤。
榫卯相接時,他拿著小錘輕輕一敲,兩塊木頭便嚴絲合縫地咬合在一起。
連最薄的刀刃都插不進去。
薑淮看著看著,忍不住讚歎:“陳工匠,好手藝!這能抗八級風吧!”
陳老漢眯起眼睛:“大人也懂木工?”
薑淮搖搖頭,“不懂。”
隻是他前世看了許多榫卯相關視頻,不得不感歎古人木工工藝智慧的精妙。
之後薑淮繼續看著,日頭漸高,此刻勞作聲傳遍全城。
街道上的車輪轆轆,都是載滿積雪的,這些板車往返於城門與街道之間。
錘子叮叮當當,一座座新屋在廢墟上重新立起。
薑淮時而觀看,時而搭手幫忙。
午時,炊煙在各處災民營升起。
百姓們在臨時搭建的草棚裡圍著,煮著粥,吃著醃菜、分享平時乾活兒的趣事兒。
之後薑淮又讓衙役的廚娘做了些黍米糕。
等衙役們抬來時,眾人紛紛鼓掌歡呼。
“竟然是黍米糕!”
“嘖嘖嘖,這不得甜的跟蜜似的!”
“是啊!”
有小孩子眼巴巴望著金黃的米糕,不敢伸手。
薑淮拿了一塊遞過去,“吃吧!”
“大家都來吃吧,每人一塊,今日出過力乾過活兒的都有!”薑淮嚷道。
“好嘞!”
很快眾人都到桶邊拿糕點吃。
薑淮自己也從旁拿了半塊粗糧餅,對百姓道,“今日溝渠挖了三百丈,超額完成,下午咱們重點疏通城東的淤塞河道。”
那些百姓拿著米糕,嘴裡邊嚼邊高聲應道,“好嘞!欽差大人要我們做什麼就做什麼!”
眾人正吃著,那木匠陳老漢捧著熱湯湊過來:“薑大人,老朽發現幾處官倉運來的木料遭了蟲蛀...”
“蟲蛀?還能用嗎?”
“用是能用,就是怕不穩。”
“行!“薑淮點點頭,”那就把蟲蛀過的全部挑出來,我另撥銀錢購買,災民屋子馬虎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