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淮下馬正準備進去。
“站住!軍營重地,閒人免進!”轅門前兩名持戟衛兵交叉兵器,攔住了去路。
薑淮不慌不忙地從懷中取出公文:“本官乃州衙通判薑淮,特來拜會王百戶,請教一些軍中兵器的問題。”
衛兵接過公文仔細查看,態度立刻恭敬起來:“原來是通判大人,王百戶早有吩咐,說您今日要來。請隨小的來。”
薑淮略感意外,沒想到王百戶如此周到。
他跟隨衛兵穿過轅門,發現軍營內道路整潔,帳篷排列有序,士兵們正在校場上操練,喊殺聲震天響,卻自有一股昂揚正氣。
“薑大人!”一個洪亮的聲音從前方傳來。隻見一位身材魁梧的軍官大步走來,濃眉大眼,臉上帶著爽朗的笑容,抱拳行禮道:“下官王猛,久聞薑大人清廉剛正,今日得見,三生有幸!”
薑淮連忙還禮:“王百戶客氣了。冒昧打擾,還望海涵。”
“大人說哪裡話!”王猛熱情地引著薑淮向主帳走去,“軍民本是一家,大人為百姓辦案,我等軍人自當全力配合。”
之後兩人進去。
隻見主帳內陳設簡樸卻整潔,一張案幾上攤開著兵書,旁邊兵器架上的刀槍擦得鋥亮。
王猛親自為薑淮沏茶:“這是家鄉帶來的雲霧茶,大人嘗嘗。”
薑淮接過茶盞,開門見山道:“實不相瞞,本官是為查一樁命案而來。”
說著示意梁遠將藍布包裹放在案幾上。
“死者是大成村村民王烈,凶器疑似軍中製式刀具,特來請教。”
王猛一聽神色頓時嚴肅起來,他是聽到最近附近的村落發生一起命案,原來凶器竟然還和他們軍中有關係。
他沒有立即打開包裹,而是問道:“薑大人,可需要找書吏記錄?軍中規矩,動證物需有見證。”
薑淮心中一動,沒想到這位武官如此懂刑名規矩。
他頓時好感生起:“百戶思慮周全,不過初步辨認無需正式記錄。”
王猛這才小心翼翼地打開包裹。
隻見一柄帶血的軍刀顯露出來,刀刃在陽光下泛著冷光。
他沒有直接觸碰,而是從案幾抽屜取出一副白手套戴上,這才拿起刀仔細端詳。
“確實是軍中橫刀。”王猛翻轉刀身,指著靠近護手處的一個小凹槽,“這是為了卡住敵人兵器設計的。”他又指向刀鐔內側,“看這裡有個丙字,是丙字營的標記。”
說著,王猛解下自己的佩刀放在案幾上:“大人請看,這是我的佩刀,同出一源,隻是標記是甲字。”
薑淮看了看,當即拿起,比較兩把刀,形製確實一模一樣,隻是王猛的刀保養得更好,刀刃閃著寒光。
王猛熱情地解釋:“橫刀是我們邊軍標準配置,刀背厚實,適合劈砍,刀刃前段略彎,利於挑刺。使用時要手腕下沉三分,才能發揮最大威力。”
他見薑淮感興趣,竟主動遞過自己的佩刀:“大人可要試試手感?放心,未開刃的。”
薑淮猶豫片刻,接過刀來。
刀柄纏著防滑的皮革,握在手中沉甸甸的,確實與尋常刀具不同。
王猛在一旁耐心指點握姿,全無保留。
“王百戶如此熟悉此刀,不知能否幫忙查查丙字營的情況?”薑淮歸還佩刀後問道。
王猛爽快答應:“這是自然!我這就派人去丙字營查問近期兵器使用記錄。另外,所有刀都有編號,雖然這把的編號被磨掉了,但我們可以通過其他方式追查。”
他走到帳外,喚來一名親兵,詳細交代了查證事項,然後回到帳內對薑淮說:“大人放心,最遲明日午時,我一定給大人一個答複。”
薑淮由衷感謝:“有王百戶相助,此案必能早日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