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事態的進展,果然一如郭洺的預料。
遠在揚州城的張士誠,得知弟弟張士德於六合城外兵敗,心中又驚又怒,聽說六合城內還有潘元紹、潘元明的五萬本兵馬正在堅守,對方立刻抽調了一萬人精銳,乘船從長江逆流而上,打算前往六合解圍。
誰知這一萬精銳剛從瓜步鎮上岸,還沒等走到六合,便在半道上被郭家軍伏擊,全軍覆沒。
張士誠不信邪,很快又派遣了一萬五千兵馬,結果還是有去無回。
張士誠能從元末一乾豪傑中脫穎而出,當然不是什麼愚不可及之人,很快意識到郭洺是在玩“圍城打援”,於是沒有再繼續派兵。
見對方不再派遣援兵,郭洺也沒辦法,隻得接受了六合城內潘元紹、潘元明二人的歸順,隨即親自率軍入城。
入城之後,郭洺先是找來上次被叛軍坑殺那一萬多名將士的遺骨,讓人重新收殮,接著又將被囚禁多日的耿君用放了出來。
可惜耿君用在被監禁期間受到了非人的折磨,放出來不久便重傷不治而亡了。
對於耿君用之死,郭洺心中十分沉痛,在軍中辦了三日葬禮,將對方風光大葬。得知對方還有個兒子耿炳文,正在湯和帳下做參將,立刻將耿炳文升為總兵,讓其子承父業。
按照原來那個時空的曆史,其實耿君用應該是在至正十六年,鎮守鎮江時被張士誠派兵偷襲才身亡的。
可如今才至正十五年九月,對方便猝然身死,還是死在江北的六合城,並非在鎮江。
曆史的軌跡,已然和郭洺的認知不一樣了。
…
辦完耿君用的喪事,下一步便輪到對叛徒的處置。
“郭某不明白,真的不明白,我到底哪裡對不住你們,以至於你們要背叛我……”
六合城內,一座裝潢華麗的廳堂下。
郭洺身穿盤領袍,端坐正中央交椅,左右侍奉著一眾郭家軍將領,堂下則跪著以李鑒為首的一眾叛將。
“大帥饒命,大帥饒命啊,我等皆是被李鑒逼迫,迫不得已才背叛您的,這一切都是李鑒的錯,與我們無關啊。”
聽到郭洺的質問,叛將們忙將罪責全都推到李鑒頭上,紛紛哀聲求饒。
“你們這些廢物、窩囊廢,以為這樣姓郭的就能饒你們一命?彆做夢了,你們當初和我一起殺人的時候,可沒有過半點猶豫。”
李鑒心知郭洺無論如何也不會放過自己,因此並沒有任何求饒的舉動,反而用一種輕蔑的眼光望著郭洺。不過他實在想不到,自己的手下們為了求生,會如此對待自己,當即破口大罵起來。
“沒錯,我不會放過你們任何人,你們全都得死,而且不會死得太容易。”
堂上的郭洺緩緩起身,望著堂下的叛將們,聲音冰冷道:“從李鑒開始,你們有一個算一個,全部都會被處以五馬分屍之刑!”
“不光是你們,你們的家屬,還有追隨你們反叛的那八千士兵和他們的家屬,我也一個都不會放過,全部活埋!”
一番話說罷,全場鴉雀無聲。周邊的郭家軍將領們,無不用一種崇敬的眼神望著郭洺。
此時江源和江黎也在現場,之前通過審訊,郭洺得知二人並沒有參與叛亂,於是允許二人站在一邊旁聽審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