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隻要是個人都能看出,吳國那邊,如今正是蒸蒸日上、如日中天的時候,彆說他張士誠惹不起,就是北方的劉福通,隻怕也未必敢輕易招惹。
事情既然已經發生,後悔也沒用了,張士誠現在隻能考慮如何收場。
“唉……諸位先生,孤方才一時失言,得罪了吳國使者,隻怕吳國過不了多久就要出兵討伐孤了,你們大家可有什麼辦法,能幫助孤渡過難關嗎?”
深深歎了口氣,張士誠心裡毫無辦法,隻能用求助的目光,望向自己的一眾謀臣。
這張士誠雖是鹽販子出身,但卻非常敬重那些讀過書,有文化的人後來,稱王之後,招募了大量儒生文士,充當自己的智囊團。
然而就是這幫他平日裡最為信任倚重的智囊,到了這樣的關鍵時刻,卻是沒有任何人能給他拿主意,全都像木雕泥塑一般,裝聾作啞,閉口不言。
最後,還是謀士陳基看不下去,拱手道:“主公,以臣之見,如今您還有三條路可走。”
張士誠好奇道:“哪三條路?”
陳基道:“第一條路,是遣使歸附韓宋,借助劉福通的力量,與吳國抗衡,但是劉福通現在忙於對抗元朝,未必會答應。”
“第二條路,不借助任何力量,僅憑咱們自己的兵馬,與吳國死戰……這樣做會是什麼後果,臣不說主公應該也知道。”
“最後一條路,趁現在吳國還沒有發兵,咱們主動獻出所有城池。有陳友定、方國珍的先例,相信吳國公念在主公主動歸順的份上,會給主公一個好歸宿。”
陳基所說的這三點,與其說是在給張士誠出主意,倒不如說是在陳述事實,在場的一眾謀士,誰不清楚這些,隻是沒人敢對張士誠直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包括張士誠自己,其實他也知道,自己現在沒有多少選擇了。說起來,他和郭洺的爭鬥由來已久,儘管一直敗多勝少,但是就這麼投降,張士誠還是感覺顏麵無光。
“孤如果不投降吳國,轉投元朝怎麼樣?”
頓了頓,張士誠低聲問道。
“投降元朝沒用。”
另一名謀士魯淵直言不諱道:“而且咱們北邊是山東的毛貴和王士誠,這倆人都是劉福通的部將,元朝不先解決他們,怎麼出兵救援我等?”
“照你們這麼說,孤除了投降郭天敘這一條路,真的就沒有其他路可走了?”張士誠語帶憤懣道。
陳基苦口婆心道:“陳友定、方國珍投降,如今還活得好好的,朱重八、陳友諒不投降,全都做了塚中枯骨,希望主公不要自誤啊。”
“說的是啊。”魯淵道:“主公的胞弟士德公,至今還囚禁在吳王手中,主公絲毫難道不念及兄弟之情嗎?”
“這……”
張士誠望了望旁邊的施耐庵,希望能從對方口中聽到一點彆的建議。
孰料施耐庵竟也讚成陳基和魯淵的看法,捋了捋胡須,喟然長歎道:
“主公,吳國馬上就要一統南方半壁了,這是大勢所趨,咱們誰也擋不住。”
其餘謀士這時也不再沉默,紛紛道:
“請主公三思……”
張士誠到了這個地步,徹底無話可說。
喜歡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錘請大家收藏:()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