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決定暫時息兵,不過郭洺並沒有因此放鬆,反而對軍務更加留意。
南征之戰終結後,郭洺下旨,留常遇春鎮守四川,將藍玉調到廣東,不讓這郎舅二人留在同一個地方。接著又派鄧愈前往雲南,屯兵駐守,穩定邊疆。
荊南和江北的部分地區,由徐達統率大軍駐守。至於揚州一帶,名義上還是由投降的蒙古人也先管理,不過實際上真正掌權的,卻是花雲、馮國用、繆大亨三人。
在此期間,郭洺的正妻王妃俞扉煙,身體偶感不適,經過禦醫診治,原來對方已經有了身孕。
郭洺大喜,下詔大赦天下,並給所有二品以上的官員,全部加俸半年。
“太好了,真是喜從天降。”
得知自己即將有後,郭洺自然激動萬分。
說實話,按照這個時代人的眼光,他現在二十七歲,已經年紀不小了,再沒有一兩個子嗣,恐怕下麵的文武大臣,表麵不說,心裡難免也要疑神疑鬼。
現在俞扉煙有了身孕,一切都迎刃而解。
為了獎勵俞扉煙,郭洺下詔,先是命大小官員為對方進賀表,接著又進封對方的父親俞廷玉為侯,長兄俞通海為伯,兩個次兄俞通源、俞通淵為子。
整個俞家上下,愈加顯赫富貴。
若不是考慮到如今財政還不算太寬裕,郭洺甚至打算在宮外,單獨給俞扉煙修一所宮殿。
不過幾經考慮後,他最終打消了這個念頭,轉而增派奴仆,專門服侍俞扉煙的飲食起居,以保證對方將來能順利為自己誕下後嗣。
…
接下來的大半年時間,郭洺將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治理內政上。
首先是恢複生產。
元末天下大亂,各地豪傑並起,攻伐不斷,很多地方田地拋荒,人口流失嚴重,十分影響稅收。
在郭洺的嚴格要求下,各地官員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紛紛出台各項惠民政策,到處招撫流民,開墾荒地。
有些土地兼並嚴重的地區,地方官吏在郭洺的默許下,甚至發動了類似後世“土改”的行動——
征調兵馬,以武力逼迫當地豪族,低價向官府出讓土地,而後再由官府將收購的土地,以租賃的形式轉交給普通百姓,讓對方有地可耕。
一旦有豪族表現出抗拒的意思,輕則抄家,重則滅族,沒有任何人例外。
這樣的重壓,顯然是卓有成效的。
南方相比北方,本就更加風調雨順,加上各省州府嚴格貫徹郭洺的意誌,重新分配土地,安排賦稅,這年的年末,戶部統計出來的稅收數字,竟然和元朝忽必烈時期接近。
要知道,忽必烈那會兒,元朝可是全盛時期,擁有的是整個天下,而如今吳國控製的僅僅是半壁江山,而且還經曆過長達七八年的戰亂。
如此結果,不但出乎了郭洺的預料,甚至李善長、劉伯溫一眾文官,也感覺到了不可思議。
隻能說這麼多年來,元朝在南方收不上來的稅,都被郭洺給收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