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臣劉福通,拜見大明皇帝陛下,昔日胡元殘虐生民,臣起兵抗之,為凝聚人心,故假宋帝後裔之名,擁韓氏僭立偽朝,此行此舉,實出無奈,伏惟陛下寬恕。”
應天府,皇極殿。
郭洺頭戴翼善冠,身穿織金龍袍,與群臣一起,在這裡接見了從汴州南逃而下的劉福通、韓林兒等人。
劉福通一見郭洺,便立刻叩頭跪拜,連聲請罪。當初他多次率兵南下,與郭洺作對,生怕郭洺會顧及舊怨,懲治自己。
不過他顯然是低估郭洺的度量了。
眼看劉福通跪在大殿內,聲淚俱下地檢討自己過去的錯誤,郭洺忙擺了擺手,示意左右侍從,給對方端來椅子賜座。
笑著搖頭道:“劉兄不必如此緊張,你能帶著小明王南下投奔於朕,朕絕不會虧待你們。”
“想那胡元入主中夏,近乎百年,神州百姓,如受水火煎熬,不見天日,若非劉兄等人,首倡義舉,天下豪傑,怎會群起呼應,朕也不會有今日基業,此劉兄之功也。”
與朱元璋稱帝後,各種汙蔑其他起義軍的行為不同,郭洺雖說有時候對這幫人也非常厭惡,但功是功過是過。
論及當年的反元之功時,他並沒有把劉福通、張士誠這幫人排除在外。
“陛下寬厚仁德,罪臣,罪臣實在惶恐。”
聽到郭洺言語之間,不但提到了自己當年起兵反元的事,滿含褒獎,還尊稱自己為兄,劉福通不由得心生感動。
更讓他感動的還在後麵。
“劉兄,你和你手下的弟兄們,有功於華夏,此番你帶來的所有降將降卒,孤全部分給田宅土地,讓他們安享餘生,至於劉兄你,還有小明王……”
郭洺沉思了片刻,緩緩道:“朕決定,封你為興義侯,年俸二千石,子孫準許承襲三代。封小明王安養伯,年俸一千石。”
劉福通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表情呆滯了一陣,連忙跪地謝恩,哽咽道:
“陛下洪恩浩蕩,臣無以為報,今後但凡陛下有命,臣無不遵從。”
“很好。”
郭洺點頭道:“聽聞山東尚有不少毛貴的舊部,毛貴死後,這些人為元軍所攻,流散各地州縣,如今朕的北伐大軍,已經光複汴梁,據有河南,馬上就要進攻山東,你可代朕招攬這些人,叫他們配合我軍行動。”
劉福通拱手道:“臣敢不從命。”
…
郭洺厚待劉福通、韓林兒之事,為他在朝野內外,贏得了極高的讚譽,人人都稱他有當年漢高帝之風。
當年漢高帝劉邦滅秦後,並未忘記當初一同反秦的其他義士,不但隆重修繕了陳勝的陵墓,還定期派人祭祀。
如今郭洺厚待劉福通,正合古代明君所為。
劉福通本人,對郭洺的禮遇,自然也感恩戴德,立刻按照郭洺的要求,不斷寫信,為明軍招攬北方紅巾軍的殘部。
短短一個月,便有四五萬北方紅巾軍士兵,加入到了徐達和花雲的大軍中,為北伐大軍充當向導和開路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