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中原王朝給周邊藩屬國頒發印信,即代表著承認這個國家加入朝貢體係。
在得到應天府方麵頒發的憑證後,李成桂心中信以為真,沒有再做任何抵抗,立刻殺掉王顓設置在高麗軍隊中的監軍,隨後帶領數萬高麗大軍,打開邊關城隘,正式向明軍投降。
投降明軍之後,為了表現得足夠殷勤,李成桂主動當起了帶路黨,遇到有高麗守軍的地方,立刻充當說客,替明軍勸降,碰到不願投降的,李成桂便充當先鋒,替明軍攻城拔寨。
有了這夥帶路黨的幫助,明軍在高麗國幾乎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沒過多久便殺到了高麗王京開城。
“陛下,李成桂造反,帶著數十萬叛軍和明軍,馬上就要殺進京畿了!”
“什麼?孤對李成桂向來不薄,這幾年一直全力提拔,不但給他封了伯爵,還讓他迎娶穀山康氏家的女兒為妻,他,他怎麼能背叛於朕?”
開城王宮,從幾名內侍口中得知,李成桂率領軍隊反叛,勾結明軍入境,高麗國主王顓,頓時絕望無比。
此時的高麗國內,所有的精銳兵馬,幾乎全都被王顓托付給了李成桂,本指望李成桂能替自己擋住明軍的進攻,誰成想對方轉頭就把自己給賣了。
“事已至此,陛下,咱們還是逃命要緊……”
眼看王顓滿臉驚慌,不知所措,王後寶塔失裡,連忙開口勸說道。
“對,對,逃命要緊。”
聽到寶塔失裡的提醒,王顓如夢初醒。
顧不得再多想,當日王顓便下旨,命丞相洪彥博留京主持防務,而後自己立刻帶著後宮妃嬪,在數千親兵的護衛下,乘船從漢江南下。
先是逃入忠州牧,感覺忠州牧還是不安全,接著又繼續南逃,一口氣逃到高麗國最南方的晉州牧。
身為高麗國王的王顓棄城而走,剩下其他各地官吏,自然也都失去了抵抗的念頭,紛紛開城投降。
到了洪武元年的年末,明軍與投降的高麗軍,四處攻城掠地,基本上攻克了高麗國大部分領土。
王顓見勢不妙,連忙帶著隨從們,從晉州奴乘船出海,先是前往巨濟島,發現明軍不依不饒,一定要致自己於死地,對方無奈,隻能硬著頭皮渡過釜山海峽,前往大海對麵的對馬島,請求日本方麵收留自己。
此時盤踞在對馬島的勢力,乃是日本對馬藩第八代藩主宗貞茂。
聽聞高麗國王渡海來到自己的地盤避難,宗貞茂認為這是上天給自己一個乾預半島事務的機會,於是立刻派人接納了王顓,給予了對方極高的禮遇。
明朝這邊,得知高麗國王跑到了日本的國界避難,徐達與藍玉等將領,立刻派出使者,前往對馬島交涉,希望宗貞茂馬上交出王顓一行人,孰料使者到達對馬島後,宗貞茂竟然當場拒絕了明朝方麵的請求。
“高麗一國,與我們對馬藩素來交好,尤其是在貿易方麵,給了我們對馬藩不少關照,如今高麗國王落難,本藩主豈能在這個時候落井下石?”
對馬島藩府正廳,宗貞茂望著從高麗渡海而來的明軍使臣,態度頗為傲慢。
明軍使臣見狀,立刻訓斥對方道:“我大明如今已經徹底掃平胡元,統一區夏,連高麗也被天軍蕩平,你們日本國莫非真的不知天高地厚,想與我們大明為敵嗎?”
“八嘎!與你們為敵又怎麼樣?”
宗貞茂剛剛繼承藩主之位沒幾年,正是年輕氣盛的年紀,見明軍使者訓斥自己,當即拔出腰間太刀,惱羞成怒道:
“當年蒙古人征服多少國家,結果到了海上,照樣拿我們日本沒辦法,諒你明朝再有能耐,也不會比當年的蒙古人更厲害,有本事就跨海過來,與本藩主一決雌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