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場考試是魔咒比賽,而最後一場則是魁地奇賽事——魁地奇考試實則是學院杯比賽,通常在11月的第一周舉行。
在魔咒比賽裡,學生們被隨機分成了四組:a組、b組、c組和d組。
分組並不依據學院,而是通過抽簽決定,學生們抽到寫有這四個字母的紙條,便確定了各自的組彆。
比賽分為多輪,每一輪的咒語難度都會逐步提升。
參賽的學生們肩並肩站成幾排長隊,弗立維教授則站在大家身後的一處高台上——這樣他能夠清楚地看到所有人,防止有人作弊。
“我會喊出咒語名稱,你們每個人都必須在30秒內成功施展出來。成功者晉級下一輪,未成功的則悄悄離開。”弗立維教授宣讀了比賽規則,簡潔明了。
“幻身咒!”弗立維教授大聲喊出咒語,確保每個人都能聽見。
幻身咒能讓目標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並非隱形,而是變成和環境一模一樣的顏色與質感,就像變色龍一樣。
這是五年級難度的咒語,即便對五年級學生來說,也頗具挑戰。
參賽人數眾多,這場測試本就是為篩選高年級學生而設計的,隻有他們才有可能掌握如此高階的知識。
然而,馬格努斯卻是低年級學生的希望所在,在魔咒方麵,他無疑是佼佼者。
沒等其他人動手,他就對著麵前的石像施展了咒語,石像立刻亮起綠光,這表明他成功了。
所有三、四年級的學生都未能通過這一輪測試,30秒的時間對他們來說遠遠不夠。
在400名參賽學生中,隻有150人成功晉級下一輪。
弗立維教授繼續出題:“醋變酒咒。”
這個咒語能夠將醋變成酒,是教給參加n.e..t.終極巫師等級考試)學生的內容。
乍一看,這咒語像是變形術,能把一樣東西變成另一樣,但實際上,醋是乙醇氧化產生的,這個咒語隻是逆轉了這個自然過程,並非真正的“變形”,所以本質上仍屬於魔咒範疇。
不過,這個咒語難度極高,因此隻教給六年級學生——六、七年級是高階課程階段,所學內容主要與未來職業相關。
所以,五年級學生基本都不會這個咒語,但馬格努斯卻又一次輕鬆搞定,將一杯醋變成了上好的葡萄酒。
下一輪比賽很快再次開始了,此時隻剩50名學生——其中有幾個是五年級的,剩下的全是六、七年級的學生。
馬格努斯作為唯一一個三年級學生,在其中顯得格外紮眼。
“下一個咒語:黑板書寫咒!”
這個咒語能讓文字或圖畫出現在黑板上,很多老師上課時都會使用,這樣既能騰出手來,又能在黑板上寫字。
施法者要麼揮揮魔杖,要麼碰碰黑板,字就會顯現出來。
馬格努斯輕鬆地揮了揮魔杖——這對他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碟。
他覺得這個咒語很考驗施法者的能力,有人能遠程施法,而有人則必須湊到黑板跟前。
這一輪過後,隻剩16人了:8個七年級學生,7個六年級學生,還有三年級的馬格努斯。
弗立維教授從高台上跳下來,走到他們麵前:“很好,你們都是出色的魔咒高手。但下一輪要從你們中間選出5人,測試內容是決鬥。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決鬥者,大多得先精通魔咒。今天我們先選出3名決鬥選手,另外2名從其他比賽裡挑選。我會一次念兩個名字,你們兩兩對決。”
馬格努斯一看接下來要乾什麼,不禁咧嘴笑了起來。
但他的對手們卻被他這笑容嚇得心裡發怵。
“老師!我退出!”一個人喊道。
“我也退!”又一個人跟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