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祁同偉一直待在公安係統的原因之一,他這種敏銳的洞察力是一般人沒有的。
這種特殊的場麵,在其他地方根本碰不到,隻有在這個特殊的領域裡才可能遇到。
祁同偉的腦子轉得快,一下子就抓住了高育良的難處。
就一句話,就讓祁同偉看出了門道。
這樣的本事,在漢東沒人能比得上。
就算是高育良這樣的高手,也不行。
這就是祁同偉的獨到之處,沒人能替代他。
就在這時,有人敲了敲他的門。
祁同偉稍微整理了下思路,淡淡地說了聲“進來”。
門外那個經驗豐富的老警察調整了下呼吸,慢慢地推開門。
他雖然當了很多年警察,快退休了。
但像今天這樣能展示自己的機會不多。
現在他在省公安廳工作,出門都是抬頭挺胸的。
他手下破了不少大案子。
這次趙瑞龍的事情,他也是主要負責人。
沒人跟他搶這件事,整件事情都是他說了算,包括向上頭彙報。
這是他第一次見廳長,說不緊張是假的。
但現在,這也是他職業生涯的最後一段路了。
必須得做得漂漂亮亮的,這才是他的歸宿。
“廳長您好!我是潘江海,特地來跟您彙報工作情況!”
老潘一踏進門檻兒,立刻敬了個禮,緊接著就開門見山地說上了。
祁同偉瞅著這位得力乾將,滿意地點了點頭。
這位老兄年齡比祁同偉還大呢,但確實是個人才。
祁同偉培養的人才可不少,潘江海隻是其中之一。
乾警察這行,案子就是硬道理。
既得有人挑大梁,待遇也得跟上。
這些,祁同偉早就安排妥當了。
要說祁同偉為什麼能穩穩當當坐在公安廳的頭把交椅上,
光靠高育良?那哪兒成。
省公安廳能有今天的局麵,
很大程度上都是祁同偉一手打下的基礎。
他當副廳長那會,就啟動了人才培養計劃,像潘江海這種轉業過來的人才,那都是重點栽培對象,讓他們在實戰中鍛煉成長。
再加上警校的理論教學,這才有了今天的水平。
就連現在趙東來被大夥稱為破案高手,背後也有祁同偉的一份功勞。
你看祁同偉的努力和地位,都不是天上掉餡餅得來的,那是一點一滴攢出來的。
從這你就能瞧出來,祁同偉看著眼前的潘江海,心裡頭那個得意勁,笑著擺了擺手說:
“潘師傅,快請坐快請坐,彆拘謹,咱們這兒沒那麼多講究。”
祁同偉雖然這麼說,可潘江海不敢這麼回。
就算祁同偉說的是真心話,但在警察隊伍裡頭,上下級的觀念那是根深蒂固,誰也沒法改。
這一點兒,在那些老警察身上體現得最明顯。
潘江海小心翼翼地坐在祁同偉對麵。
要知道,人家可是廳長。
自己呢,不過是市局分局的一個小老警察。
雖說有兩下子,在分局長麵前還能擺擺譜兒。
但在祁同偉麵前,潘江海可不敢放肆。
他斟酌了一下言辭,開口說道:
“祁廳長,我們預審組那邊,趙瑞龍的初步審訊已經結束了,這是我們的預審報告。”說著,就把手裡的文件遞到了祁同偉麵前。
祁同偉接過來隨便翻了翻,然後笑著看向潘江海,問道:“潘師傅,怎麼樣?這次審訊壓力大不?有什麼需要就直接說,我都安排好了,你們要什麼給什麼。
彆客氣,有什麼說什麼。”
按理說,公安廳一般不插手這種審訊的事,都是分到各地的派出所去辦。
可這次在省廳審訊,還是頭一遭,這也說明這事不小。
潘江海聽到這些話,心裡有點嘀咕。
不是因為他的要求沒被滿足,也不是因為壓力太大,而是這個犯人太好對付了。
他以前碰見過很多難纏的家夥,像這樣容易對付的還是頭一遭。
要知道,他出手處理的通常都是棘手人物,至少十句話裡有八句是假的,可趙瑞龍一張口,什麼都露底了。
這個案子他真是沒什麼可多說的,就像用屠龍寶刀去挖地一樣,沒什麼收獲。
但案子重大,他不得不謹慎行事。
按道理,昨天這份報告就能送上來,但他還是反複檢查了兩遍才交上去。
聽完祁同偉的話,潘江海疑惑地說:“廳長,這審訊太容易了,這小子太老實,問什麼說什麼,跑題了也能馬上拉回來。
說真話,這麼多年我頭一回碰到這麼好審的案子,我心裡有數了。”
祁同偉一聽先是愣了一下,接著就笑了,心想趙瑞龍這也太沒骨氣了。
這麼多人忙活了這麼多天,就是為了他,結果他像竹筒倒豆子一樣,全都招了。
雖然是好事,但對祁同偉來說,這可不是他想要的結果。
他需要的是一場持久戰,顯然這與他的利益不符。
不過還好,這裡是他的地盤,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笑著對潘江海說:“潘師傅,這次審案有點大材小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