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出現的,是穿著明黃色小龍袍的九皇子蕭允炆。
他瘦小的身體在寬大的龍袍裡顯得空空蕩蕩,臉色蒼白得近乎透明,被兩名強壯的太監幾乎是半扶半架著,
沿著禦道,一步步走向高高的太和殿丹陛。
他的雙腿肉眼可見的在發抖,眼神空洞,就像一個精致的人偶。
在他身後半步,是同樣盛裝卻麵無人色的周太妃,她努力維持著儀態,但緊握的雙手和微微顫抖的身體暴露了她內心的極度恐懼。
母子二人終於走到了丹陛的最高處,麵對著下方匍匐的群臣和那扇象征著至高權力的太和殿大門。
司禮監掌印太監尖細高亢的聲音響徹全場,
“新君有旨!!!!”
蕭允炆在太監的攙扶下,哆哆嗦嗦的展開一份早已準備好的,由周太妃和趙知節精心炮製的罪己禪位詔書。
他稚嫩的聲音通過特殊的擴音裝置,傳遍廣場,帶著無法掩飾的顫抖和哭腔,
“朕...朕以衝齡,嗣守丕基...
然...然德薄能鮮,上乾天和...致...致宮闈驚變,先帝蒙塵....
朕...朕晝夜驚懼,五內崩摧...實...實不堪宗廟之重,負天下臣民之望...”
他念到這裡,似乎被巨大的恐懼攫住,聲音哽住,幾乎要暈厥過去。
旁邊的周太妃連忙暗中掐了他一下。
蕭允炆一個激靈,帶著哭腔繼續念,
“今...今有監國攝政王蘇氏夢瑤...應...應天順人,神武天縱...
拯萬民於倒懸..,扶...扶社稷於將傾...天降祥瑞,
昭示天命所歸...朕...朕畏天命,察民心...願...願效法堯舜,禪位於賢....
懇請攝政王...順承天意....登...登大寶,正位宸極....以....以安社稷...慰...慰黎庶...”
詔書念完,蕭允炆如同被抽乾了所有力氣,癱軟下去,被太監死死架住。
緊接著,早已安排好的民意代表登場。
以趙知節為首,數百名文武官員齊刷刷出列,跪倒在禦道中央,雙手高舉聯名的,寫滿了溢美之詞的《勸進表》。
趙知節須發皆白,神情激動,聲音洪亮,響遏行雲,
“臣等,率文武百官,黎庶萬民,謹奉血誠,泣血上表!”
“攝政王功高寰宇,德被蒼生!靖國難,安社稷,乃不世出之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