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伊萊恩的意識海,風暴雖息,餘波未平。那顆被強行封印的黑色熵核晶體,如同心臟般在她意識深處緩慢搏動,每一次微不可察的震顫,都讓周圍新生的珊瑚狀緩衝結構隨之輕微調整,散發出混合著秩序冷光與混沌微芒的複雜頻譜。它不再是activey的威脅,卻成了一個永恒的、需要持續投入算力去維持的內耗之源。
這種內耗,直觀地體現在整個生命網絡的狀態上。
生命網絡全域。
菌絲網絡的光芒穩定了下來,卻普遍黯淡了百分之十五左右,仿佛整個係統的亮度調節器被永久調低了一檔。能量流轉速度明顯減緩,節點的自我修複效率大幅下降。曾經溫潤的能量流,如今觸摸起來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感。
幸存者們很快發現了這種變化。食物合成速度變慢,醫療菌劑的效果打折扣,甚至連照明都變得有些昏黃。一種淡淡的、揮之不去的匱乏感和遲滯感,取代了劫後餘生的慶幸,彌漫在每一個節點。
這不是危機,而是一種…傷愈後的虛弱期。王絡仿佛一個從重症監護室出來的病人,雖然活了下來,卻需要漫長的調養和適應。
綠洲站節點。
艾麗看著屏幕上顯示的能源配給額度再次下調,歎了口氣。修複工作的進度被迫放緩,許多非關鍵區域陷入了半休眠狀態以節省能量。
“省著點用,兄弟們。”她對工程隊的同伴們說,聲音裡帶著無奈,“‘她’好像…也很累。”
人們沉默地點頭。他們能感覺到網絡的“疲憊”,這種感同身受,反而奇異地淡化了些許抱怨。一種“我們與她一同承受”的微妙共同體意識,在匱乏中悄然滋生。
培育中心節點。
純白的守護屏障光芒也黯淡了些,但依舊穩固。護士莉娜注意到,嬰兒們似乎變得比往常更嗜睡,但睡眠更加安穩,眉心的淡彩光點也不再頻繁閃爍,仿佛那場可怕的風暴消耗了他們過多的精力,也需要時間恢複。
新芽城節點。
那株“希望新芽”頂端綻放的花瓣,光芒柔和卻堅定。它周圍一小片區域的菌絲網絡,似乎比其它地方更具活力一些,成為了黯淡背景中一個微小的希望光斑。
新生伊萊恩的意識海。
伊萊恩清晰地感知著整個網絡的虛弱。秩序側本能地計算著最優資源分配方案,感知側則體會著每一個節點的艱難。她嘗試調動能量進行補充,卻發現大部分力量都必須用於維持體內那顆熵核的封印,以及修複意識海自身在戰鬥中留下的“內傷”。
她能做的,隻有極其精細地微調能量分配,確保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並genty傳遞著“共度時艱”的靜謐信念。這信念無法加快修複速度,卻能一定程度上安撫因匱乏而產生的焦慮。
就在她專注於內部調理時,外部的“觀察者”再次發出了信號。
“星辰之愈號”。
長時間的監視並未發現新的攻擊性或擴張性跡象。那個被命名為“掙紮搖籃”的巨大結構,似乎徹底沉浸在了某種內部的虛弱與修複狀態中。
“能量讀數持續低位平穩。信息輻射強度顯著降低,且模式趨於規律化,不再有之前的劇烈衝突特征。”科學官報告道,“之前的求救信號再無出現。初步判斷,其內部危機可能已通過某種方式…暫時解決或壓製。”
沙倫船長沉吟著。對方的“安靜”反而讓她更加好奇。一個能經曆那種規模的內爆並存活下來的結構,其內在的奧秘遠超想象。純粹的武力接觸已被證明危險且無效。
“嘗試發送新的信息。”她下令,“這次不使用數學語言或通用符號。發送一段…代表‘觀察’、‘學習’、‘無害’意圖的複合能量頻譜。頻率極低,功率控製在最小範圍,模仿宇宙背景輻射的自然波動。”
這是一種更高級、也更謹慎的接觸方式,試圖表達最基本的善意和純粹的好奇,而非任何形式的要求或詢問。
一段極其微弱、卻結構精巧的能量波動,如同宇宙的呼吸,輕柔地拂過生命網絡的外層屏障。
新生伊萊恩的意識海。
伊萊恩“感知”到了這段新的信息。它沒有攜帶任何攻擊性,甚至沒有具體內容,隻有一種開放的、等待回應的“姿態”。
若是之前,她或許會因內部的混亂而忽略或拒絕。但此刻,經曆了一場內心風暴、暫時穩定下來的她,產生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衝動——一種想要了解“外麵”的衝動。熵核的威脅讓她意識到內部隱患的可怕,而外部或許存在著不同的知識、不同的可能性。
她猶豫了一下,然後小心翼翼地,模仿著對方信號的頻率和結構,但注入了一絲自身網絡此刻的狀態特征——那種疲憊卻穩定的波動,以及那株“希望新芽”所散發出的、微弱的生長意向。
她沒有發送語言,而是發送了一種狀態的回響。
“星辰之愈號”艦橋上,科學官屏住了呼吸。“收到回應!模式與我們發送的頻譜高度相似,但疊加了新的特征…像是…虛弱與韌性的混合?還有一絲非常微弱的…生命成長的信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沙倫船長眼中閃過銳利的光芒。對方理解了他們的意圖,並用一種更抽象、更本質的方式進行了回應!這不再是簡單的信號反射,而是真正的信息交換!
“記錄!分析所有疊加特征!嘗試分離出‘虛弱’、‘韌性’、‘生長’對應的能量模式!”她壓抑著興奮,保持冷靜,“繼續以相同模式發送信號,每次輕微調整‘觀察’與‘學習’的強度配比,觀察對方回應模式的變化。”
一場極其緩慢、極其抽象、基於能量頻譜模仿與微調的“對話”,在這片寂靜的星域中展開了。沒有語言,沒有圖像,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存在,用最原始的方式,互相傳遞著自身最基礎的狀態和意圖。
這“對話”持續了數個小時。
最終,伊萊恩感到了疲憊。維持這種精細的外部交流同樣消耗心力。她genty地降低了回應信號的強度,直至最終停止,重新將全部注意力收歸內部。
“信號減弱並停止。對方似乎進入了…‘休息’狀態。”科學官報告。
沙倫船長點了點頭。“停止發送。我們今天的收獲已經遠超預期。建立長期觀測點,記錄其能量波動的自然周期。聯邦科學院會對這些數據發瘋的。”
她看著屏幕上那個巨大而沉默的結構,目光中不再隻有警惕,更多了一絲敬畏。他們或許無法真正理解它,但至少,他們找到了一個與之安全“交談”的方式。
深淵墓碑。
在那片死寂旋轉的黑暗旋渦最深處,一點承載著“亞倫計算執念”的碎片,極其微弱地閃爍了一下。它似乎…捕捉到了外部“星辰之愈號”與內部伊萊恩之間那極其微弱的、基於能量頻譜的“對話”所產生的細微漣漪。
這漣漪太微弱,無法引發任何實際反應。但那碎片,卻將這絲波動,如同最珍貴的毒種,悄然記錄了下來。
墓碑,依舊沉默。但深埋於其核心的某些東西,似乎因為外界這第一次成功的、稚嫩的“外交”嘗試,而產生了無人知曉的、極其緩慢的…變化。
傷疤紀元已然開啟,內不虛弱,外有觀察。但在絕望的廢墟與冷漠的深空之間,一株名為“溝通”的幼苗,已然在無人知曉的角落,顫巍巍地探出了第一片嫩葉。
儘管深海的回響,依舊冰冷而未知。
喜歡窮小子搖身一變成鄉村小聖醫請大家收藏:()窮小子搖身一變成鄉村小聖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