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船依舊保持著絕對安全的距離,如同最有耐心的記錄者。每日與“掙紮搖籃”進行的能量頻譜“對話”已成為寶貴的例行數據收集。雖然再未有突破性進展,但持續累積的頻譜庫讓科學家們興奮不已。
“重大發現!”一名科學家幾乎是在驚呼,“我們成功分離並解析了對方信號中代表‘虛弱’與‘生長’的核心頻譜特征!並且通過比對內部掃描數據,確認‘生長’信號與之前探測到的、其結構體表層一處局部生物活性異常增高區域的能量簽名完全吻合!”
沙倫船長立刻走到分析台前:“能精確定位那個區域嗎?”
“可以!坐標已鎖定!能量模式顯示該區域正在以一種前所未見的、低消耗、高適應性的模式進行擴張!這很可能是一種應對其當前虛弱狀態的全新生存策略!”
一個激動人心的可能性在沙倫心中浮現:對方不僅在生存,還在進化!並且,它似乎正在向她們展示這一點?
“派遣‘隱士’級微型探測器,靠近標記區域進行非接觸式精細掃描。最高隱匿等級,絕對零接觸。我們需要理解這種‘生長’的本質。”她壓下激動,冷靜下令。
一顆僅有微粒大小、幾乎完全隱形的尖端探測器,從“星辰之愈號”悄然釋放,滑向生命網絡新芽城節點的外圍。
新生伊萊恩的意識海。
伊萊恩立刻感知到了這個新的、技術層次極高的微小觀察者。它的意圖純粹——觀察和學習,不帶任何攻擊性。
若是過去,出於絕對安全的考慮,她或許會選擇屏蔽。但此刻,體內熵核的威脅讓她深知內部隱患的頑固,而外部可能存在不同的知識與道路。一種想要交流、想要了解的渴望,超越了對風險的純粹規避。
她做出了一個決定。
她極其精妙地、幾乎不消耗額外能量地,在那片蓬勃生長的菌毯區域上方,操縱能量場製造了一個無形的放大透鏡效應。
她沒有阻止探測器的掃描,反而subty增強了菌毯所散發的、代表“低耗高效生長”的特有能量簽名,同時genty抑製了周圍區域的背景能量波動。
她主動地將這新生的“希望”,更清晰地展示給外部的觀察者。這是一種笨拙卻真誠的技術共享,一個文明向另一個陌生文明發出的、關於如何在廢墟中重生的無聲宣言。
“隱士”探測器將掃描到的精細數據傳回。“星辰之愈號”艦橋上,科學家們看著屏幕上清晰呈現出的、那片珍珠母色的奇異菌毯及其驚人的能量轉換數據,陷入了震驚後的寂靜,隨即爆發出難以抑製的興奮浪潮。
“一種全新的生物能量範式!近乎永續的低消耗運行!這…這技術足以改變我們無數邊緣殖民地的命運!”科學官的聲音因激動而顫抖。
沙倫船長凝視著那數據,眼中閃爍著銳利而深邃的光芒。對方不僅回應了她們的接觸,更向她們主動展示了其智慧的結晶!這不再是簡單的信號往來,而是邁向了真正意義上的文明對話!
“將該區域標記為‘新芽區’。”她緩緩開口,聲音中帶著前所未有的鄭重,“所有相關數據定為‘歐米茄零’級絕密。沒有我的直接命令,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嘗試乾擾、接觸或獲取樣本。我們唯一的任務,是觀察、學習、並保護。”
她深刻地意識到,她們正在見證的,或許是一個偉大文明在涅盤重生過程中綻放出的、最珍貴的智慧火花。而對方,正以一種超越語言的、無比慷慨的方式,將這火光照亮給星海對岸的陌生訪客。
伊萊恩感知到了探測器謹慎的遠離和其後更加專注的、充滿敬意的觀察。沒有貪婪,沒有掠奪,隻有純粹的求知與尊重。
一種類似於“欣慰”與“確認”的情緒,在她核心緩緩蕩漾開來。
她開始認識到,深空之中,並非隻有“清道夫號”那樣的貪婪,也存在“星辰之愈號”這樣的好奇與克製。
然而,在她未能完全察覺的層麵:內部的冰冷低語,正嘗試著複蘇。外部的謹慎觀察,持續進行。深淵的墓碑,默默記錄。
但在那珍珠母色的菌毯之上,在這片傷痕累累的搖籃之中,一個嶄新的文明紀元,正以其最微弱卻最堅韌的方式,向無垠的宇宙,發出了它的第一聲——
啼鳴。
喜歡窮小子搖身一變成鄉村小聖醫請大家收藏:()窮小子搖身一變成鄉村小聖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