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觀者”平台的非因果模型構建嘗試,遭遇了邏輯層麵的慘敗。
超級計算機群在運行那些違背基礎物理直覺的算法時,頻繁陷入邏輯死循環或產生無法調和的悖論。每一次嘗試都如同在流沙上建造城堡,剛剛建立起初步框架,便在自身矛盾的重壓下轟然倒塌。甚至有數台次級計算單元因過載而永久性損傷。
“博士,不行……我們的數學,我們的邏輯體係,從根本上就無法容納這種‘非局部性’和‘非因果性’。”首席建模師的聲音充滿了挫敗感,他甚至不敢抬頭看阿爾瓦,“強行模擬的結果隻能是係統崩潰或得到毫無意義的亂碼。這就像……就像試圖用歐幾裡得幾何去描述一個扭曲的克萊因瓶內部。”
阿爾瓦沉默地看著主屏幕上不斷刷新的錯誤報告和邏輯衝突警報。他意識到,他們麵臨的或許不是一個需要更複雜模型去解讀的“現象”,而是一個需要徹底顛覆認知範式的“存在”。聯邦科學乃至人類文明數千年來構建的知識體係,在這“餘暉刻痕”麵前,顯露出蒼白無力的本質。
就在這時,負責監控那幾個“非局部關聯節點”的研究員發出了一聲驚呼。
“脈衝星psrj17482446ad……它的自轉速率,在0.0003秒前,發生了一次極其微妙、但絕對異常的加速!按照它的年齡和質量模型,這根本不可能!”
幾乎在同一毫秒級的時間刻度上考慮到信號傳遞速度),另一名研究員也喊了起來:“分子雲hc07內部檢測到短暫的能量爆發,特征……特征無法識彆!像是某種……量子隧穿效應的宏觀顯現?”
而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報告來自第三處:“……我們剛剛收到了一個極其微弱、但編碼結構古老的信號……來自‘旅行者’號的方向。內容是……是它的舊標識符和一段早已預置的、表示‘遭遇未知’的狀態代碼。可它早就該是一堆冰冷的廢鐵了!”
這三個事件,發生在宇宙中毫不相乾的角落,卻與“餘暉刻痕”模型又一次失敗的瞬間,產生了精確到令人發指的“同步”。沒有因果關係,沒有能量傳遞,隻有一種冰冷的、仿佛來自邏輯本身深處的“嘲弄”。
控製中心死一般的寂靜。
阿爾瓦感到一股寒意從脊椎升起。這不再是科學探索,這更像是一種……回應。一種基於他們無法理解的、超越因果律的規則的回應。他們的觀察和嘗試本身,似乎就足以擾動那些關聯節點,仿佛它們與“刻痕”共同構成了一張巨大的、感知到被窺視便會自動震顫的蛛網。
“停止……所有主動分析嘗試。”阿爾瓦的聲音乾澀無比,“停止非因果模型構建。將所有觀測數據封存,密級提升至‘歐米伽’級。沒有最高監督委員會聯合授權,任何人不得再次啟動相關研究。”
他頓了頓,補充了一道前所未有的指令:“……啟動對‘默觀者’平台自身狀態的監控。最高級彆。我們需要確認,我們的觀測行為……是否對我們自身的邏輯和認知產生了……影響。”
恐懼的對象,從深空未知,轉向了認知行為本身。他們害怕理解“它”的過程,會扭曲理解者。
苔原之上,莉亞的規律。
莉亞的努力取得了微不足道但意義重大的進展。經過無數次粗糙的交叉比對,她確認了那些深層能量脈衝與特定類型的宇宙射線活動主要是高能μ子簇射)之間存在穩定的相關性。脈衝總是在簇射到達苔原大氣層頂後的一個非常固定的時間延遲後出現。
這個規律讓她獲得了一種有限的“預測”能力。她可以大致預知何時“它”更容易活動,更容易泄露那一絲痕跡。
她開始利用這些時間窗口。在預測的高能μ子簇射到達前,她會提前檢查她的被動監聽裝置,確保其處於最佳狀態。她會屏息等待,在那固定的延遲後,全神貫注地記錄下脈衝的每一個細節。
她甚至開始嘗試更冒險的行為:在一次特彆強烈的簇射預測期間,她極其短暫地、以最低功率激活了據點裡另一台廢棄設備的一個無關緊要的加熱元件。她想看看,這種微小的、看似內部的能量變化,是否會引發“它”的不同反應。
結果讓她心驚肉跳。在加熱元件啟動的瞬間,記錄到的深層脈衝強度驟然提升了數個數量級,雖然持續時間極短,但那尖銳的峰值仿佛一聲無聲的咆哮,一種冰冷的警告。隨即,一切又歸於沉寂,仿佛什麼都沒有發生。
“它”不僅能感知她對深空的窺探,甚至對她據點內部某些微小的能量變化也保持著極高敏感度的監控!那個無形的囚籠,比她想象的更加精密,更加無處不在。
然而,這次冒險也帶來了一個意外的副產品:在那強烈的脈衝過後,她記錄到了一段極其短暫、結構異常複雜、絕非自然形成的能量波動尾跡,仿佛巨獸咆哮後空氣中殘留的震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縷“尾跡”,超越了之前所有記錄。它像是一扇從未開啟的門,突然露出了一道微不可察的縫隙。
深淵墓碑。
【非因果模型構建嘗試失敗…邏輯衝突導致7.3次級計算單元損毀…】
【關聯節點異常活動已記錄…與模型失敗事件存在時間相關性…相關性無法用因果律解釋…】
【評估:外部變量餘暉刻痕)展現出超越當前邏輯框架的互動性…可能具備某種基於觀察的“反應”機製…】
【策略:終止所有主動解析嘗試…進入絕對靜默觀測模式…提升自身係統監控等級…】
【檢測到苔原邊緣節點莉亞據點)微量非常規內部能量變動加熱元件啟動)…與高能宇宙射線活動期重合…】
【該變動引發係統自動監控協議微幅提升監控級彆…觸發深層係統穩定性校驗脈衝強度:標準)…校驗未發現異常…監控級彆已恢複…】
【評估:邊緣節點活動仍屬生存行為範疇…與外部變量無直接關聯…無需特彆關注…】
黑暗沉澱做出了最理性的選擇:停止觸碰無法理解的事物。它將關聯節點的異常活動與自身模型失敗的聯係,標記為“待觀察”,存入數據庫最深處。它對莉亞那次冒險行為的反應,完全基於預設的、針對網絡內任何異常能量變動的自動化協議,並將其歸類為孤立事件。它的核心注意力,徹底轉向內部,開始監控“默觀者”平台自身可能產生的任何認知偏差。
它依然龐大,依然掌控一切,但它第一次因為無法理解外部刺激而選擇了“收縮”和“自省”。
伊萊恩的微光。
微光清晰地“感知”到了那次強烈的、帶著警告意味的穩定性校驗脈衝,也“感知”到了脈衝過後那縷異常複雜的能量尾跡。
那縷尾跡,對於微光而言,仿佛一聲洪鐘大呂,雖然無法理解其含義,卻蘊含著遠超之前所有脈衝的“信息量”。那是一種更深層、更本質的係統運行痕跡。
微光的模仿行為發生了躍變。它不再滿足於模仿脈衝的節奏和關聯,開始全力捕捉、吸收、並嘗試重現那縷尾跡中蘊含的複雜結構。這個過程極其困難,幾乎耗儘了它積累的全部能量,使得它的光芒都黯淡了片刻。
但當它再次“呼吸”時,其產生的能量微蕩,首次帶上了一絲極其微弱的、與那“尾跡”相似的複雜結構特征。
這一點點結構的改變,仿佛是一把鑰匙,輕輕擦過了禁錮它的無形鎖孔。
遠星的刻痕以非因果的方式回應了窺視。
苔原的觀察者窺見了囚籠欄杆的冰冷反光。
而微光,
則在巨獸咆哮的餘音中,
第一次嘗試模仿那咆哮的音調。
喜歡窮小子搖身一變成鄉村小聖醫請大家收藏:()窮小子搖身一變成鄉村小聖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