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勁之外清河河下遊的鰱魚子屯。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鰱魚屯子得人除了下地,便就是打漁。
而且每年在農閒的時候,縣裡和公社兩級也會組織老百姓打漁,支援經濟發展。
胡大勁因為不會水,也就沒端上漁民這碗飯,以至於學了瓦匠。
不錯也因禍得福。
最近各個屯子都有像梁滿倉這樣的能人,走在發家致富的前沿,蓋起磚瓦房。
從以前的吃不上飯,變成現在盆滿缽滿。
梁滿倉進了鰱魚屯子,跟進了鬼村一樣,稀稀拉拉的沒幾個人。
晃蕩半天才看到一個毛頭小子拿著一個網兜往屯子外跑。
“喂,小老哥,你知道胡大勁家在哪不?”
“他不在家,擱河邊看熱鬨呢!”
“看熱鬨?看啥熱鬨?”
小孩像是小大人一樣,把梁滿倉一頓訓。
“囉裡囉嗦,你去看下不就知道了?不要耽誤我辦正事!”
“那你帶我去唄?”
“跟著!”
梁滿倉說完便跟在小老哥的身後一路跑,約莫跑了十分鐘便到了清水河邊。
隻見清水河內有不少小漁船,而漁船上還掛著漁網,而路邊也有不少人拖著網。
再一看岸邊,紅旗招展,人山人海。
而紅色的橫幅上貼著白紙,白紙上寫著一個個大字:
【我給祖國獻鰱魚!】
看樣子應該是打漁競賽,以賽促產。
就跟當初縣裡舉辦的狩獵競賽一樣,不過看老百姓相互配合,最大的網足足要十來個人拖,這打漁應該是按生產隊為單位而進行的比賽。
梁滿倉在人堆裡瞅了半天,才看到胡大勁在岸邊賣力的嗑瓜子,喊加油。
“加油,乾死魚簍子屯!”
這魚簍子屯在鰱魚屯子上遊拐彎處,河道轉彎處,水緩魚多。
而鰱魚屯子在下遊,河道筆直,水流快,魚很少紮堆。
按照以往的規矩,這河道離哪個屯子近,就歸哪個屯子。
要是誰越界,不較真還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一旦較起真,把你漁網給剪咯、把船給你鑿咯!
所以,如果隻在各自所屬的河道內打漁,鰱魚屯子一般不是魚簍子屯的對手。
梁滿倉走到半邊,戳了戳喊的臉紅脖子粗的胡大勁。
“大勁,你不下水,在這喊的哇哇叫?”
胡大勁一看是梁滿倉,立即把瓜子倒在梁滿倉的手裡。
“滿倉啊,你咋來啦?哈哈哈,我這不是不會水嘛,要是掉進河裡,還給屯子惹麻煩,還是在岸上加加油算了。”
“我來給你送喜帖,我下周日辦喜酒,你要是有空來喝兩杯。”
梁滿倉說完便把兜裡的紅紙遞過去。
胡大勁高興的拍了拍手,雙手接過。
“當初給你蓋大瓦房的時候我就看你小子心懷不軌,不過我沒想到你竟然能憋這麼久,現在才準備辦事兒。”
梁滿倉嘿嘿一笑。
他可沒有憋。
“對了大勁,譚木匠有沒有跟你說合夥搞個建築隊道事兒?你咋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