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滿倉看著包裡的黑紫色,一時陷入沉思,他的印象中隻有黑色道袍、紫色道袍,從來沒有黑紫色道袍,難不成是紫的發黑,比紫色更高級?
“齊道長,你這道袍顏色是……”
齊紅山不好意思的撓頭,說道:
“嘿嘿,常年沒洗,有些臟。”
“那這本來是紫色?”
“嗯啊,沒錯,名副其實的紫袍道人。”
梁滿倉朝齊紅山比了個大拇指。
齊紅山再加上吳瞎子,那就是兩名紫袍道人,最起碼算是頂尖的勢力吧?
梁滿倉付完錢和票,見天色還早,便拉著齊紅山直奔那青雲山。
此時王一水和狗剩子正一車一車的往青雲山山腳下拉建築材料,磚頭、木料還有石條。
而那條目睹金雕和金漸層的老百姓把張耀揚拜仙人為師的事兒傳遍了新城。
正所謂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不少老百姓都自發的來到青雲山,把磚頭、石條還有木料一塊塊道往山上搬。
每搬一塊磚,窩棚裡的張耀揚便會在本子上記錄一個數字,最終會立功德碑。
這些老百姓跟後世微信運動裡刷步數一樣,都鉚足了勁背著磚頭往山上衝。
從東邊的山路往上走,從西邊的山路往下走。
成百上千人跟螞蟻搬家一樣,把建築材料往山上搬。
平均每人每天兩趟,這建築材料快把山頭給堆滿了。
而劉靜秋也沒閒著,帶著幾個婦女同誌現場熬稀飯、蒸饅頭。
梁滿倉到了青雲山,指了指浩浩蕩蕩的人群,說道:
“齊道長,你看看咱們這場麵,是不是有萬眾一心、人心所向的意思?”
“有點意思。”
梁滿倉朝張耀揚搖了搖手。
“耀揚,過來一下,介紹個大師傅給你。”
張耀揚“唉”了一聲,交代兩句,便小跑過來。
“滿倉,這位是……”
“嗬嗬,這是吳道長請回來的大能人,妥妥的紫袍道長,屬於天花板的存在。”
齊紅山雙手一背,看著青雲山,頗有幾分神采,說道:
“滿倉啊,你說的雖然有點誇張,但也基本屬於事實。”
張耀揚立馬鞠了一躬,恭恭敬敬的說道:
“道長,我是張耀揚,原來是出馬仙,後來決定學道,目前算是個道童吧。”
“嗬嗬,功德不在於道行高低,你這樣兢兢業業建道觀,是無上功德。”
“謝謝道長誇獎。”
梁滿倉見倆人似乎要吹彩虹屁,便說道:
“行啦,齊道長,您是跟我回黑烏鴉屯還是留在這?”
張耀揚見齊紅山猶豫,便勸說道:
“齊道長,這裡道條件不比黑烏鴉屯,這風餐露宿,條件一般,要不然您回那邊?要是感興趣就過來看看,不感興趣就等著吳道長回來。”
“嗬嗬,條件再差能有我當年蹲牛棚要差?我家就在這不走了,就衝老吳的關係,這場子我幫他看著。”
齊紅山說完便進了窩棚,把包往簡陋的木床上一扔,便擼起袖子。
他跑到建築材料那一堆,左右看了看,說道:
“來,給我兩根石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