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和日韓歌手的這次在華夏京都的“友好交流”圓滿結束。
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這次交流與上一次如出一轍,華夏內娛的歌手在實力上依然無法與日韓歌手相抗衡,被徹底碾壓。
不過,對於日韓歌手來說,這次“交流”所帶來的反饋無疑是非常積極的。
他們迅速抓住這個機會,開始在京都展開各種商業演出活動,充分利用這次交流所積累的人氣和影響力,開始拓展自己在華夏的市場。
與此同時,這次交流的結果也迅速傳回了日國和韓棒國。
日韓各大娛樂公司就如同嗅到了血腥味的鯊魚一般,對華夏市場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和野心。
他們紛紛派遣人員前往華夏,打聽關於這次交流的詳細情況以及相關政策的變化。
在得知華夏官方確實放寬了日韓歌手的限製後,一個個都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地想要將自家旗下的歌手推向華夏市場。
“吆西,這次一定要拿下華夏這個市場!”
“這次是我們的機會思密達,是時候讓韓流再次席卷華夏了思密達!”一位韓棒國娛樂公司的負責人信心滿滿地喊道。
“呀咧呀咧,闊哇以內,你們韓流也得給我們日國歌手留點活路啊。”另一位日國娛樂公司的代表有些不滿地抱怨道。
“哈哈哈,菊次君,我們是合作夥伴啊,華夏市場這個大蛋糕當然是我們一起吃思密達。”
日國和韓棒國的娛樂公司憑借成熟的造星體係、高質量的音樂作品和吸睛的舞台表演,迅速在華夏掀起了一陣韓流風暴。
大街小巷,播放的是日韓歌曲。
社交媒體上,熱門話題被日韓藝人占據。
連各大衛視的綜藝節目,也紛紛邀請日韓明星作為嘉賓。
“歐巴,太帥了歐巴,薩拉還有!”
“乾巴爹,歐尼醬!”
“我將來想去韓棒國留學,體驗韓棒國的文化!”
“我還是喜歡日國一點點,我想去日國。”
日韓歌手在華夏的粉絲越來越多,影響力在華夏也越來越大。
華夏內娛的危機愈演愈烈。那些靠資本包裝、缺乏真才實學的小鮮肉們,粉絲流失嚴重。
“看看這些數據!”帝娛總經理張文東在會議上怒吼道。
“上個星期,我們力捧的新人掉粉30萬,而同期出道的韓國新人團體,粉絲量直接破百萬!”虧我們還自詡是內娛三巨頭之首!
會議室裡一片寂靜,眾人眉頭緊鎖,不知如何應對這股來勢洶洶的韓流。
就連李一天也是,某博投票人氣從第一暴跌至百名開外,粉絲數量流失嚴重!
更彆說其他的流量小生和小花了,基本被日韓過來發展的藝人按著打。
整個華夏內娛行業,尤其是內娛歌壇,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坤哥,這怎麼辦啊,我的人氣一下子都跌到穀底了。”李一天愁眉苦臉的說道。
“哎,沒辦法啊,我最近寫的兩首歌連新歌榜前十名都進不去。”蔡坤也是癱在沙發上沒精打采。
“難道我們真的比日韓歌手們差嗎?”李一天不自信了。
“我們娛樂圈的發展模式就是學習的他們,不如他們也正常,你也不用放在心上。”蔡坤安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