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年匆匆過去,無論是平淡還是喧囂,無論是痛苦還是憂傷,亦或小有收獲,還是大有所成,生活畢竟是生活,按照自己固有的規律時序輪轉。
黃土高原的人們像上足了發條的鐘表,沿著時間的脈絡開始了熱情的生活。
杜永清不管怎麼說,終於圓了自己的夢,調到延州當了副市長,這個結果比原來預期的還好。
神樹縣的縣委書記是從臨穀調過來的鄭必成,他還不到五十歲,但是頭發都已白完,有人說是操心累的,也有人說他家裡的人都是少白頭。對於閒話他從來不解釋,他要把心思放到正事上,一到神樹,他躊躇滿誌,準備大乾一番,趁著黨的好政策讓神樹在三年內來個大變樣。
第一場工作會讓與會人員大受鼓舞,也有人小聲嘀咕,“新官上任都是先把牛吹的足足的,會上斬釘截鐵能咬斷鋼絲,會下連麵條都咬不折。”
也有人說:“領導有沒有能力,要看他的眼睛,眼裡沒神的,說得再好聽沒有用,眼睛能射出光的,才能乾成大事!”
張克南還沒有走出感情的旋渦。春節前劉巧玲放假回來,由於馬玉芳受了刺激,巧玲大多時間陪著老同學康複,對他不冷不熱,但這並不影響他的工作。
隻要有時間就去找高加林,以此為借口接近劉巧玲。
他謙和的工作作風受到上級的表揚,被提拔成了供銷社的正主任,也是曆年來最年輕的主任,對此大多數人表示支持,也找不出什麼毛病。因為私底下都在傳張新軍準備提到物資局的局長。拋開這一層來說,單從工作能力和為人處世來講,他從原先的懦弱敏感,變成了堅強自信,處理業務上整個供銷社無人能比。
調皮的杜小影一貫執著,還是隔三差五來他家獻殷勤,經過觀察,這個姑娘也不是一無是處,性格是天生的改不了,但是她很上進,已經報了廣電大學進修企業管理。這讓張新軍和吳春梅更加高看她一眼,在爸媽的攛掇下,他也報了進修班。他感覺自己在學識上提高,才能和劉巧玲更般配。
在鄭必成的號召下,大會小會強調知識的作用,好像一夜間,神樹縣的城鎮青年變得愛學習愛上進了,大家開始報各種進修班。
高家村依然波瀾不驚在俗世洪流裡踽踽獨行。不管對高加林,許美琴,高三星、馬玉芳這些年輕人來說,還是對高明樓,劉立本,高玉德這些老漢來說,莊稼人就是種莊稼,有點兒能耐的,做個小買賣,再不濟的去縣城攬工,吃喝是不愁了,花錢成了大問題。莊稼人都變著法子搗弄怎麼掙錢。
一時間“萬元戶”成為時代的驕子,公社裡大會小會表揚,“向錢看”成了衡量農村生產力解放的風向標。
高加林的擔心終於化解了,王寶玉撞在刺刀上,死在馬玉芳麵前,讓她的腦子受到了刺激,在經過悉心照料和調養下,這個善良的姑娘終於恢複正常。
馬建國害怕再出變故,態度積極的讓人懷疑,他夜裡跑到高家村找到高明樓央求,讓女兒儘快嫁給高加林。
經過高明樓攛掇,高加林和馬玉芳終於結婚了。
今天是結婚的第二天,清晨,小兩口要吃“兒女扁食”餃子的北方稱呼),母親一早就做了幾個模樣溜光的“扁食”,下到沸水裡剛飄上來,就撈了起來,端到兒子的窯洞裡,這“扁食”可不是讓吃的,來之前馬嬸兒已經叮囑過裡麵的規矩。
馬玉芳用筷子夾起一個在嘴裡咬了一口,高加林母親和二媽在外麵問道:“玉芳,生不生?”
馬玉芳知道老兩口為了他們結婚,忙活了半月,為了讓婆婆放心,大聲說道:“生!”
老人滿意的回到自己窯裡,高玉德也聽到了兒媳婦確切高昂的答複,臉上的褶子湊成一團。
吃完早飯,高加林和馬玉芳要去馬店“回門”,等到明天小兩口又由馬建國兩口送回來,謂之“送回門”。八天後,新娘需到娘家住七天再歸,叫做“對七對八”。
高家村到處彌漫著桐花甜絲絲的香氣,喜鵲在樹上叫著,高加林帶著禮物,出了門,見到鄉親男的就遞煙,女的讓馬玉芳嬸子嫂子打招呼叫人。
兩個新人充盈著幸福,走在春光四溢的河堤上。高加林試了幾試,想抽出一支煙,看馬玉芳乾的臉,馬玉芳知道他的心思,“又著急了吧!來,吃塊糖,嘴裡有東西心裡不麻亂了。”
“人家是娶媳婦,我是娶了個管家。”
“加林,我是為你好,吸煙對肺不好,將來對孩子也不好,咱們還年輕,你又不是有癮,忍一忍就戒掉了。”馬玉芳覺得自己有權力要求高加林,她聞著煙味兒就難受。
“那吃糖多還得糖尿病呢?”
“反正你昨晚上也答應了,想反悔沒門兒!”煙已經讓馬玉芳沒收了。
高加林何嘗不知道吸煙的壞處,多年養成的習慣讓他很不適應。但是新婚燕爾,他又不想讓玉芳不開心。
到了馬店,哥哥嫂子們帶著孩子在門口迎接。
馬家是幸運的,在去年的那場劫難裡,馬建國挨的那一槍離心臟隻差一厘米,子彈取出後沒有大礙,馬嬸兒因為頭上戴著頭巾,加上王寶玉當時醉醺醺的,力氣沒用夠,她也撿回了一條命。
馬曉冬的老婆對這個妹夫感恩戴德,因為高加林看到玉芳被嚇出了毛病,決定以後安心致富發家,不再讓親人陷入危險之中,上一次已經讓他體會到什麼叫危險。
高加林向杜永清推辭掉了公社治保主任的差事,以後堅決不再摻和公家破案的事。
喜歡高加林的逆襲之路請大家收藏:()高加林的逆襲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