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防禦並不是簡單地一直向後撤退,它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策略。
在某些關鍵時刻,比如為了保護大部隊安全轉移,或者為了打亂敵人的追擊步伐。
第十一兵團就必須像釘子一樣牢牢地釘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毫不退縮地承受敵人的猛烈攻擊。
這種硬頂往往是極其慘烈的,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但隻有這樣,才能為大部隊爭取到寶貴的時間,確保他們能夠順利撤離。
而價川以南的狼牙口,就是這樣一個至關重要的地方。
它名副其實地被稱為險關,兩側是近乎垂直、高達百米的懸崖峭壁。
中間僅有一條被炸塌了半邊、勉強能讓一輛卡車通過的狹窄隘口。
這樣的地形使得防守方可以有效地控製敵人的進攻路線,同時也給進攻方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沈泉的二十三軍一個加強連,肩負著一項艱巨而重要的任務。
在此地死守十二個小時,為大部隊通過價川樞紐爭取寶貴的時間。
這個加強連的連長是周大勇,一個臉上帶著凍瘡疤的陝北漢子。
他身材魁梧,麵容剛毅,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堅毅和果敢。
在他的帶領下,全連僅存的一百二十多名戰士,都深知此次任務的重要性和危險性。
他們所依托的,是隘口兩側懸崖上天然的石縫和人工掏挖出的貓耳洞。
這些看似簡陋的防禦工事,實際上卻是致命的陷阱。
戰士們巧妙地利用了地形的優勢,將這些石縫和貓耳洞改造成了一個個堅固的火力點。
為了應對可能到來的激烈戰鬥,他們攜帶了全連最後的家當:
兩挺重機槍,四挺輕機槍,幾門迫擊炮,以及大量的手榴彈和集束手榴彈。
這些武器雖然不算先進,但在戰士們的手中,卻能發揮出巨大的威力。
沒過多久,美軍追擊的先頭營就如洶湧的潮水般湧來。
美軍指揮官站在遠處,凝視著眼前這“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形,眉頭緊緊地皺了起來。
他意識到,要想突破這個隘口,絕非易事。
他首先嘗試用坦克炮轟擊隘口兩側的懸崖,希望能摧毀那些隱藏在石縫中的火力點。
然而,由於角度過於刁鑽,炮彈大多都偏離了目標,收效甚微。
見炮擊無效,美軍指揮官決定派出步兵,在坦克的掩護下發起衝鋒。
狹窄的通道瞬間變成了死亡走廊,美軍士兵們在槍林彈雨中艱難前行。
“放近了!再放近!”
周大勇站在隘口的製高點上,冷靜地觀察著美軍的動向。
他知道,隻有等敵人靠近到一定距離,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手榴彈和集束手榴彈的威力。
周大勇趴在冰冷的岩石後麵,眼睛死死盯著下麵像螞蟻般湧來的美軍。
五十米……三十米……
隨著距離的不斷拉近,緊張的氣氛愈發凝重。
“打!”隨著一聲怒吼,戰鬥瞬間爆發。
“噠噠噠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