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沿海各前沿機場和緊急擴建的野戰機場,此刻如同上緊了發條的精密鐘表,進入了超負荷運轉狀態。
空軍各王牌航空兵師的主力戰機,利用複雜氣象條件或夜間,以小編隊、多批次的方式,從內陸縱深機場悄然轉場至東南沿海的前線機場。
降落時關閉著陸燈,依靠跑道微光引導係統精準著落。
戰機甫一停穩,地勤人員如同訓練有素的工蟻般蜂擁而上,加油車、彈藥車、檢測設備瞬間到位。
在遠離海岸線、深入內陸的預設陣地,遠程打擊力量,已經亮出了最鋒利的獠牙。
近程彈道導彈發射車,在加固掩體或密林深處完成隱蔽部署。
巨大的發射筒指向東南方,冰冷的金屬外殼在月光下泛著幽光。
技術官兵在密閉的操作方艙內,緊張地進行著最後的諸元裝訂和係統聯調。
更令人心悸的是遠程火箭炮部隊,巨大的8聯裝箱式發射架已經昂起,射程覆蓋目標全島。
彈藥補給車在隱蔽道路上來回穿梭,將成噸的火箭彈運抵發射陣地。
發射陣地周圍,防空火力密布,警戒級彆提到最高。
在沿海縱深的數個巨大山穀和地下洞庫群中,新建或擴建的野戰物資儲備基地已經堆滿了小山般的物資。
偽裝網覆蓋下,是望不到頭的彈藥堆場、油料儲存罐、野戰食品倉庫、被服倉庫和龐大的野戰醫院預製構件。
運輸車隊川流不息,將物資源源不斷輸送到前沿港口和部隊集結地。
沿海主要公路被劃定為戰時運輸專用通道,民用車輛嚴格限行。
沿途設立了密集的補給站、車輛維修點和野戰醫療所。
大型野戰醫院在靠近裝載港的區域快速搭建起來,帳篷連綿,設備齊全,醫護人員進行著最後的演練。
他們知道,一旦“驚雷”炸響,這裡將成為拯救生命的最後堡壘。
……
表麵上看,大型軍事調動在“迷霧”行動的掩護和嚴格的隱蔽偽裝下,並未引起過度恐慌。
漁民們照常出海,隻是發現某些熟悉的錨地或航道被暫時劃為“軍事禁區”。
沿海城市的生活依舊,霓虹閃爍,車水馬龍。
電視裡播放著“北盾”和“西進”演習的宏大畫麵,以及關於和平發展的社論。
然而,在每一個軍人、每一個參與保障的地方人員、每一個隱約感知到風暴臨近的沿海居民心中,都能清晰地感受到那無處不在、令人窒息的緊張。
空氣中仿佛彌漫著濃烈的鐵鏽味和硝煙的氣息。
海岸線上,偽裝網覆蓋下的炮管若隱若現;
港口深處,鋼鐵巨艦的身影在夜色中如同蟄伏的巨獸;
天空中,偶爾掠過戰機的低沉轟鳴,即使看不到,也能感受到那無形的壓力。
龐大的戰爭機器已經完成初步集結,無數獠牙指向了同一個方向。
隻等待那一聲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