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總指!鬆山方向已完全肅清!通道打開!”
鬆山鎮拿下了,通往台北的門戶洞開了,但真正的煉獄,才剛剛開始。
斬首行動癱瘓了敵最高指揮,震懾了域外強權,爭取了寶貴時間。
卻也徹底激怒了殘敵!
失去了“蜂巢”的全局指揮,敵殘存的軍事力量在恐慌中迅速收縮、重組,
依托這座擁有數百萬人口的超級都市,構築起一道由絕望和瘋狂澆築的“最後防線”。
敵最高領導人的貼身衛隊(裝備精良,狂熱忠誠)和部分最死硬的嫡係部隊,退守內城核心區。
從北部潰退下來的部分主力師、旅殘部,在少數中高級軍官的強壓下,
依托四通八達的街道、密集的高樓大廈、複雜的下水道係統以及預設的街壘工事,分區劃片,各自為戰。
他們的戰術明確:打巷戰!打爛仗!
用每一棟樓、每一條街、每一片廢墟消耗我軍!
拖時間!等待渺茫的“外援”或國際乾預!
大量潰兵、散兵遊勇、甚至被煽動或裹挾的武裝人員充斥在城市各個角落。
他們缺乏統一指揮,戰術素養低下,但熟悉地形,手段殘忍,製造恐慌和混亂,給我軍推進和甄彆帶來極大困難。
這座曾經繁華的都市,此刻已成為一個巨大的、危機四伏的戰爭迷宮和血肉磨盤。
每一扇窗戶後都可能藏著狙擊手,每一個街角都可能埋著地雷,每一棟大樓都可能變成吞噬生命的堡壘。
李雲龍的裝甲矛頭沒有絲毫停留。
在鬆山鎮硝煙未散之際,先頭裝甲部隊如鋼鐵洪流般,沿著被打通的通道,隆隆開進市郊!
在城郊結合部相對開闊地帶,裝甲部隊的推進尚算順利。
敵零星的反坦克小組和迫擊炮陣地,在坦克主炮的直瞄射擊和伴隨步兵的協同清剿下迅速瓦解。
裝甲縱隊如同楔子,狠狠釘入了台北的南部和西部城區。
然而,當部隊真正深入高樓林立的市區主乾道時,噩夢降臨了!
寬闊的中山北路、忠孝東路等主乾道,被層層疊疊的路障堵塞。
兩側高樓上的火力點(重機槍、無後坐力炮、火箭筒)居高臨下,構成致命的交叉火網!
衝在最前麵的59式坦克成為活靶子!
一輛坦克被從側麵高樓射出的火箭彈擊中炮塔側麵,燃起大火;
另一輛壓上反坦克地雷,履帶被炸斷,癱瘓在路中央,堵住了後續部隊!
裝甲步兵被迫下車,在坦克殘骸和裝甲車的有限掩護下,向兩側建築發起衝擊。
迎接他們的是從窗戶、陽台射出的密集子彈和手榴彈!
冷槍手專門狙殺軍官和機槍手。
爆破手抱著炸藥包衝向路障或火力點,往往在密集火力下倒在半路。
火焰噴射器噴射的火龍在街道上肆虐,點燃了汽車殘骸和臨街店鋪,濃煙滾滾,更增添了混亂。
戰鬥迅速演變為慘烈的逐樓爭奪。
戰士們組成戰鬥小組,用手榴彈開路,用衝鋒槍和刺刀清理著每一個房間。
狹窄的樓梯間、黑暗的走廊、堆滿雜物的房間,都成為生死搏殺的角鬥場。
敵我雙方士兵在近距離內瘋狂對射、投彈、甚至白刃相搏!
傷亡急劇攀升。
麵對慘烈的消耗和膠著的戰局,李雲龍在“鑄劍所”內迅速調整戰術:
“命令!裝甲部隊停止沿主乾道無謂強攻!
以營、連為單位,利用小街巷、公園、甚至打通建築物牆壁,實施多路滲透穿插!
將敵軍分割成互不相連的‘孤島’!
重點切割內城核心區與外圍的聯係!”
“命令後續跟進的步兵主力師!
不要急於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