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穿著一身黑色的中山裝,胸前戴著白花,手臂上纏著黑紗,神情肅穆而憔悴,站在家屬一側,協助接待前來吊唁的領導和來賓。
他不僅要承受失去摯友的痛苦,還要支撐起楊秀芹和家人,履行最後的職責。
楊秀芹在家屬和工作人員的攙扶下,站在靈柩旁。
她一身黑衣,哭得幾乎虛脫,但依舊努力維持著最後的堅強,向每一位前來鞠躬的來賓點頭致意。
兒子同樣一身戎裝,臂纏黑紗,眼含熱淚,身姿筆挺地站在母親身邊,守護著父親最後的尊嚴。
最讓人動容的是孔捷。
他不顧醫生的強烈反對,執意從病床上趕來。
他坐在輪椅上,由警衛員推著,身上還掛著點滴瓶。
他老淚縱橫,掙紮著想要站起來向老戰友告彆,卻最終無力做到,隻能顫抖著抬起唯一能動的右手,向著靈柩,敬了一個歪斜卻無比沉重的軍禮,泣不成聲地喃喃:
“老李…等等我…慢點走…等等我啊…”
段鵬、魏大勇、王承柱等老部下也來了。
他們均已年過花甲,功成名就,此刻卻如同失去了主心骨的孩子,在靈前長跪不起,哭得不能自已,需要旁人攙扶才能起身。
告彆儀式莊重而漫長。
在低回的哀樂聲中,人們排著長隊,緩步走到靈柩前,向這位傳奇將軍作最後的告彆。
領導人神情凝重,緩緩走到靈柩正前方,久久凝視著李雲龍的遺容,眼中充滿了痛惜與敬意。
他深深三鞠躬,隨後走上前,緊緊握住楊秀芹和李健軍的手,低聲安慰,話語沉重而溫暖。
隨後,現任的各大戰區司令政委…一位位肩扛金星的將軍們,表情肅穆,眼含熱淚,用最標準的軍禮,向老首長表達著最後的敬意。
許多將軍在敬禮的瞬間,淚水便奪眶而出。
他們中很多人,都曾直接或間接地在李雲龍的麾下戰鬥過,或深受其軍事思想和戰鬥精神的影響。
老戰友、老部下們更是難掩悲痛。
他們或鞠躬,或敬禮,或撫棺痛哭,訴說著不舍與懷念。
禮堂內,悲聲陣陣,卻又被一種巨大的、莊嚴肅穆的氛圍所籠罩。
社會各界代表、和平縣的鄉親代表、老虎團的官兵代表…無數受到李雲龍事跡感動和影響的人們,都前來送他最後一程。
隊伍排得很長很長,人們安靜地等待著,隻為能看老將軍最後一眼,表達一份由衷的敬意。
禮堂外,天空陰沉,仿佛也在默哀。
無數的首都市民和從外地自發趕來的群眾,聚集在警戒線外,手捧鮮花,拉著“李將軍一路走好”、“人民永遠懷念您”的黑色橫幅,默默佇立,人群中不時傳出壓抑的哭泣聲。
上午十時整,告彆儀式接近尾聲。
哀樂聲陡然停止。
整個禮堂內外,瞬間陷入一片極致的、令人窒息的寂靜。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覆蓋著黨旗的靈柩上。
最關鍵、最莊嚴的時刻,即將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