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鵬領導的曆史研究小組在絕密狀態下高效運轉。
一周後,他帶著厚厚一摞資料走進李雲龍辦公室,神色既興奮又凝重。
“我們的發現比預期更加驚人。”
段鵬將資料在桌上鋪開,“這是從日本國立公文書館、衝繩縣檔案館以及美國國家檔案館獲得的複製件,全部經過權威認證。”
李雲龍點燃一支煙,示意他繼續。
“首先是最關鍵的證據:1879年日本強行‘廢琉置縣’前的原始文件。”
“這是當時琉球王國向清政府的求援信,明確稱‘日本強占我國土,殺戮我人民,懇請天朝發兵救援’。”
他又拿出另一份文件:“這是明治政府內部通信,明確將琉球稱為‘新領土’,並討論如何消除琉球文化語言,實施‘皇民化’教育。”
李雲龍深吸一口煙:“繼續說。”
“更重要的是,”段鵬抽出幾份英文文件,“這是1943年開羅會議和1945年波茨坦會議的記錄。
羅斯福曾提議將琉球交由中國托管,但最終決定由美國托管。
最關鍵的是這份——”
他小心翼翼地展開一份文件:“1951年舊金山和約的討論記錄。
日本代表承認‘琉球主權未定’,同意由美國托管。
李雲龍猛地站起身,在辦公室裡踱步:“好!太好了!這些證據足夠說明問題了。
但我們不能貿然拋出,要選準時機。”
就在這時,張大彪匆匆進來:“首長,東京方麵發來照會,抗議我們‘乾涉日本內政’,指的就是最近的曆史研究。”
李雲龍冷笑:“反應真快啊。看來有人坐不住了。”
果然,第二天,日本各大媒體開始集中火力攻擊中國軍隊的“曆史研究”,稱之為“歪曲曆史”“乾涉內政”。
一些右翼學者甚至宣稱“琉球自古以來就是日本領土”。
美軍方麵態度曖昧,湯姆遜少將約見李雲龍時表示“不希望曆史問題影響地區穩定”,但私下裡美軍情報部門加緊了對中方研究的監視。
“將軍,我們監測到美軍增加了對軍營通訊的監聽。”段報告,“右翼團體也在組織新一輪抗議活動,規模比上次更大。”
李雲龍沉思良久,突然問:“當地民眾什麼反應?”
“很複雜。”段鵬回答,“年輕人大多漠不關心,但一些老人私下表示支持我們的研究。
有位前琉球王室後裔甚至偷偷聯係我們,提供了祖傳的珍貴史料。”
“好!”李雲龍眼睛一亮,“這就是突破口!我們要把話語權從東京那裡奪回來,直接與琉球人民對話。”
他立即做出部署:第一,繼續深化曆史研究,準備一份詳實的報告;
第二,適度向國際媒體釋放部分證據,試探反應;
第三,與當地友好人士加強聯係,爭取民心。
幾天後,一份關於琉球曆史的專題報告悄然出現在國際學術界,立即引起軒然大波。
報告以確鑿的史料證明琉球曆史上是一個獨立王國,日本吞並過程充滿暴力與非法性。
東京方麵暴跳如雷,提出強烈抗議。
但出乎意料的是,衝繩當地的反應截然不同。
許多琉球人開始公開討論自己的曆史和文化身份。
一位當地老人甚至在報紙上發表公開信:“感謝中國朋友幫助我們找回被遺忘的曆史。”
李雲龍看準時機,決定采取更大膽的行動。
他讓研究小組準備一個小型曆史展覽,邀請當地民眾和國際媒體參觀。
展覽開幕當天,軍營破例對公眾開放。
展出的不是武器裝備,而是珍貴的曆史文獻和文物:
古代琉球王國的地圖、與中國明清兩朝的朝貢記錄、日本吞並琉球的原始命令、二戰後國際協議的相關條款...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份視頻資料,記錄了多位琉球老人的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