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良淑德孝雙親,種地耘田多苦辛。
老弱病殘常接濟,村中難得熱心人。
六月,又被稱為荷月,正是荷花盛開的季節,阿秀他們路過村口的荷花池,池水清澈,可以清楚地看見蜉蝣生物在水中遊來遊去的身影,嫩綠色的荷葉酷似一把把撐開的小傘,有些花蕊含苞待放,有些已綻笑顏,嬌豔欲滴,淡淡清香撲鼻而來,引得蜻蜓、蝴蝶不停地飛來飛去,那種畫麵感太美了,可惜在那個年代沒有什麼電子產品,更彆說手機了,相機縱使有也是奢侈品,尋常百姓家是買不起的。
阿秀忍不住停下了腳步。
“怎麼了?”誌強走在她身後,趕緊也停下了腳步。
“你不覺得這裡很美嗎?”阿秀用手指了指荷塘。
“真的很美!我們過去看看吧!”誌強其實老遠就看到了,他在等待阿秀的反應,想看看他們之間的默契程度如何,會不會心有靈犀呢!
這個誌強真夠可以的哈,這…都能想得出來。
“好!”阿秀性格比較直爽,她沒想那麼多,更不會想到這是某人在試探,於是不假思索地答應著,她加快腳步,徑直朝堤壩上走去,路邊的野草,藤蔓應該是很久沒有割了,長得非常茂盛,有一種“綠草入幽徑,青蘿拂行衣”的感覺,阿秀一個沒注意,差點被絆倒。
“慢點,”誌強提醒她。
“嗯!”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蔭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看著眼前的風景,誌強詩興大發,不禁輕輕吟誦楊萬裡的這首小詩。
“好!這首詩很適合此情此景,”阿秀忍不住輕輕拍著巴掌。
“嘿嘿!”誌強憨厚的笑了笑。
望著滿池塘的荷花,阿秀忽然想到了什麼,她沉吟片刻,靈感突現,一首小詩脫口而出:
綠滿池塘花滿枝,亭亭玉立骨清奇。
半開香臉魚龍醉,自恨詞窮賦好詩。
阿秀的七言絕句脫口而出,誌強驚喜地登大了眼睛,趕忙問,“好詩!這詩是誰寫的啊?我怎麼沒讀到過呢?”
“嘻嘻!我剛才有感而發呢!你怎麼可能讀到!”阿秀輕輕一笑。
“啊…你會自己創作詩詞?”
“是的,沒事的時候會模仿古人的名作仿寫。”
“真有才,請問老師收學生嗎?”誌強俏皮地望著她,認為這是拉近彼此之間距離的最好辦法。
“嘿嘿!我才疏學淺,哪有資格教你呢!”
“我認為你寫的詩詞不輸古人,你沒有這個資格那誰有呢!”誌強朝她豎起大拇指。
“嘻嘻,承蒙抬愛,我真的有你說的那麼好嗎?”阿秀一副傲嬌的小表情。
“雖然我不懂詩詞格律,但覺得這首荷花詩真的很好,既讚美了荷花,又突出了自己,以景抒情,情景交融,”誌強讚不絕口。
“嘻嘻,你可以當詩品家了,”阿秀得到心儀人的讚賞,心裡美滋滋的彆提多開心。
正當他們陶醉於如詩如畫的風光中時,阿秀突然看到對麵的岸邊好像有人,被小樹枝擋住視線,她沒看清是誰,
對麵的人看見她了,並且在叫她的名字:“秀丫頭!”
這回阿秀倒是聽得真真切切,是隔壁鄭嬸。
鄭嬸差不多四五十來歲吧,具體歲數阿秀並不清楚,她中等個頭,齊肩短發,皮膚呈古銅色,由於長年累月勞作,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要大,兒多母苦呀!她生性善良,樂於助人,家有四個孩子,二個男孩,兩個女孩,老大是男孩,跟阿秀差不多大,阿秀兒時得到過她不少的照顧。
“嗯!鄭嬸,你咋在這呢?”阿秀甜甜地答應著並朝她走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