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烈日太無情,陣陣薰風自有聲。
碎石填坑汗如雨,互幫互助路修成。
炎炎烈日劃破雲層,越過山丘,穿過樹林,然後肆意地炙烤著大地,連樹上的知了都懶得為之歌唱,修路的人們依然乾勁十足,熱火朝天地忙碌著,身上的衣服好似從水裡撈出來一樣。
八零年代初期,鄉村修建道路是沒有任何機器設備可以代替的,靠的全是老百姓的肩挑背扛,也沒有什麼柏油、水泥混凝土路麵,都是用石塊泥土一層層鋪成,然後用水泥、石灰混合成漿料攪拌均勻後,再填入石子的縫隙,這樣起到凝固劑的作用,讓路基更堅固耐用。
為了加快修路進度,鄉親們披星戴月,不敢有一點點懈怠,有困難大家互相幫忙,中午飯都是由家裡人做好後送到工地上來解決。
“強哥,要不要休息會?”阿秀熱得像隻蔫茄子,紅通通的雙頰滾落下一顆顆珍珠,直接坐在路邊的石頭上不想動了。
跟誌強經過這一段時間的接觸和了解,阿秀覺得他更像一個兄長,對自己百依百順,體貼入微,所以,更願意稱呼他一聲哥。
“額…這天氣還真是熱呀,你休息一下吧,我把這裡的路麵整理一下就過來,”誌強答應著,一邊用毛巾擦了擦臉上的汗水。
“哦!”
“小李,秀丫頭,吃飯了,”這時候姥姥、姥爺提著飯菜和水走了過來。
“嘻嘻!姥姥姥爺,你們來的可真夠及時呀,”阿秀迫不及待想接過姥爺手中的東西。
“丫頭呀!彆焦急,你們先去河裡洗一洗手和臉,這樣也可以降降溫,涼快涼快,我們把飯菜拿到河邊的樹蔭下就是了,”姥姥慈愛地笑著說。
“好!姥姥這個主意太好了,”阿秀高興的像個小孩子。
離工地不遠的這條河叫柳溪河,兩岸栽滿了柳樹,鬱鬱蔥蔥,這條河的名字大概就是這樣來的吧。
“小李,你也彆忙了,快過來吃飯,”姥姥招呼著。
“好的!姥姥,”誌強放下手中的活笑著走了過來,他接過姥爺手中的籃子,一行人朝河邊走去。
“秀,你們去哪裡?”背後傳來招娣的聲音。
“去河邊樹蔭下吃飯呢,”阿秀回答。
“等等我,太熱了,我想去涼快涼快,”招娣跟爸爸打了聲招呼飛也似的跑了過來。
“招娣,你媽媽還沒送飯來?”阿秀左顧右盼。
“嗯!我們家的飯菜是用石頭鍋煮的,“招娣埋怨道。
“哈哈哈!”阿秀被她逗樂了。
“招娣,要不要來我這裡吃點?”阿秀問。
“不用了,我媽也應該快來了。”
“好吧!”
“河邊還真是涼快呀!”阿秀望著清澈的河水不住感歎。
誌強、阿秀他們洗好手上來,姥姥已經拿出了飯菜。
“姥姥,你做了什麼菜呀?好香!”阿秀老遠就聞到了香味。
“嘿嘿!都是你愛吃的呢!”姥姥笑著說。
“謝謝姥姥!”
“傻孩子,這段時間辛苦你們了!”
“姥姥,不辛苦,”誌強憨厚地笑著說。
“姥姥您也一起來吃呀!”阿秀說。
“我們在家裡吃過了。”
“額!我姥爺呢?”阿突然發現姥爺沒看見了。
“你姥爺閒不住,他到處東瞧瞧,西看看,路快修好了,他心裡高興著呢!”
“嗯!是應該值得高興,路修好,以後的進進出出就方便多了。”
“是呀!幾輩子就沒見過這麼寬的馬路呢!”姥姥臉上樂開了花。
平時姥姥姥爺趁送飯的時候也會搭把手,幫忙撿些石子,填填泥土啥的。
“秀,你們慢慢吃,我媽也送飯來了,”招娣說完就不見了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