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徑蜿蜒草色新,數間茅舍遠紅塵。
蜂飛蝶舞鶯啼語,稚子探頭羞見人。
“青青姐,你們這裡可真是地廣人稀呀!老遠都見不到人煙。”
“秀,你有沒有覺得我們這裡,像陶公筆下的桃花源呢?”青青嘴角揚起,笑著問道。
“經你這麼一說,我倒是想起桃源行中的兩句詩。”
“哪兩句?”
阿秀歎了口氣說:“哎!坐看紅樹不知遠,行儘青溪不見人啊!”
“嘻嘻!這兩句詩用在這裡,還真夠貼切的,”青青眉眼彎彎。
“青青姐,你彆光笑呀!我怎麼感覺這青石路沒有儘頭,你們家究竟還有多遠?”
“不遠了。”
“你總是說不遠了,我現在不知道還要不要相信你說的呢?”阿秀白了她一眼。
“秀,你看見前麵那個村子了沒有?”
“看見呀,怎麼了?”
“那就是我們的村子呢!”
“噢……”
阿秀抬眸望去,這個村子並不大,大部分是茅草房,村前麵有一條小河蜿蜒而過,阿秀不禁想起辛棄疾筆下的一首詞: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秀,想什麼呢?”
“我在想,你們這裡離文明社會,還真有一段距離啊!”
“你不是說,這裡空氣好,臭氧離子濃度高,是一個長壽養生的地方嗎?怎麼?現在開始嫌棄了。”
“嘻嘻,我確實說過,不過,此一時,彼一時嘛!”
“哼!立場不堅定的家夥,”青青唇角勾起,給她翻了個白眼。
“好了,青青姐,我開玩笑的還不行嗎?這裡的空氣是真的不錯。”
“哎!秀,你知道嗎?有時候,我真的討厭這個地方。”
“為什麼討厭這個地方?”
“因為我每次回家,都要走很遠的路程,而且,很長的一段路程是沒有人煙的,一個人走在路上,還真有點膽顫心驚的呢。”
“青青姐,這就是你不經常回家的原因嗎?”
“是的,”青青想都不想地回答。
“哎!如果是我,也會有同感,桃花源雖美,我估計,不是人人都向往的。”
“是的,秀,我看見我媽了。”
“啊…在哪裡?”
“在村口的古井邊呢!”
順著青青手指的方向,阿秀問道:“她的旁邊,是不是有個小女孩?”
“是的,那個小女孩是我的侄女,今年四歲多了。”
“噢……她叫什麼名字?”
“她出生在五月,石榴花開的季節,我哥給她取了個名字,叫她小榴花。”
“小榴花,好美的名字!”
青青挽著阿秀的胳膊,朝井邊走去,剛好,青青媽從井裡打上來一桶水,抬頭看見女兒回來,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她用手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漬說道:“閨女,回來了。”
“媽,我回來了,”她接過媽媽手中的水桶。
青青媽看了看阿秀問道:“這位是…”
“媽,我忘記給您介紹了,這位是我的好姐妹,阿秀。”
阿秀笑眯眯地叫了一聲:“阿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