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病情後續被控製的很好。在醫院住了14天後順利出院。
老人家大病初愈,按照海市習俗要辦健康宴。姚女士和姚舅商量過,老太太出院大家都需要休息,再者除了家裡人消息沒有披露。
所以,健康宴取消。隻在出院後下一周的周末,一大家子在家簡單吃了頓飯。
這次,周嘉譯和閆曉倩兩夫妻做的飯菜。閆曉倩也考慮到外婆剛出院,做的菜肴都是考慮過的。
萵筍木耳炒肉片,板栗燒雞,紅燒土豆牛腩,醬燜芋頭煲,桂花銀耳梨羹,水芹菜香乾,藍莓山藥泥,蘿卜燉筒骨,清蒸鱸魚,話梅排骨,鹵鵝,蒜蓉粉絲蒸扇貝,蝦仁滑蛋,雪菜冬筍,油麵筋塞肉,螃蟹燒年糕。
一共16個菜,費時間的肉菜閆曉倩都在家處理的差不多。魚蝦,蔬菜類都是在姚舅家現炒的。
姚舅一開始還覺得不好意思,想說進去幫忙。周嘉譯給攔住了。
“舅,你先看看。我老婆做飯是大廚級彆。”
知道外甥媳婦會做飯,但第一次肉眼見到還是真的震撼。
姚舅做飯也好多年。可比起現在廚房的閆大廚,他覺得自己有些站不住腳。
廚房裡的女戰士兩灶齊開,灶邊是全部已經切配好的食材和擺好的盤子。
姚舅在廚房門口觀察了會兒,不禁幽幽的看了眼自己外甥,“你這小子平常是過的什麼好日子,媳婦長得又漂亮賺錢又厲害,做飯手藝還好。”
此時一道菜已經出鍋,周嘉譯也顧不上回答,推門進去端菜了。
出來後,才回答道:“舅,命好。我現在因為有媳婦我也會做飯,等下的芋頭就是我來做。”
姚舅沒好氣的翻出一個白眼,“你做的頂多是叫在大廚指點下完成指令。”
周嘉譯有些不服氣,“不信你問我媽,我之前一個人給他們做飯了呢。”
姚女士坐沙發上都聽到他倆的動靜,“說什麼呢?”
姚舅給她把剛才兩人的對話重複過。
姚女士笑笑,“臭小子是會做飯,我們吃過是不錯。倩倩這個師傅教的很好,脾氣也好。”
姚舅不想和自己外甥爭辯,和自己姐姐聊起外甥媳婦的廚藝。
周父後麵也參與其中,和姚女士一起給弟弟分享起吃到的來自兒媳婦的美食。
姚舅和舅媽聽的心中不勝唏噓。臉上羨慕不已的神色讓周父和姚女士內心深處驕傲又覺得好笑。
不論孩子多大在父母眼中永遠都還小。姚女士四人的子女都已經成家立業,但在外婆眼中他們還是孩子。
大病初愈後見證這樣一幕,外婆心裡還是覺得欣慰又開心的。
當然該敲打的,她也沒忘。老太太敲了敲椅邊,“行了,彆羨慕嘉譯他媳婦。咱自家孫媳婦也不錯。孩子們等下回來聽到該不高興了。”
人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閆曉倩在人海中都是極少數的。自家兒媳婦相比起平常人也是少數中的一員。
姚舅和舅媽也想通了。周父和姚女士那就更通透,兒子好不容易娶回家的寶貝。人家沒嫌棄自家這個傻兒子都是好的。
他們夫妻倆現在就是享受,小兩口孝順。至於子孫後代,這沒什麼好操心的。
生命的延續是在個體覺得自身周圍環境全部適宜後才會考慮的問題。
晚上,表弟和弟媳也回來。健康酒正式開席,第一次吃上表嫂手藝的小兩口全程閉口不言。
眼裡隻有對美食的渴望,耳邊所有的話都好像一陣風一樣掠過。
閆曉倩吸飽了油煙,這頓飯她沒吃多少。不過外婆他們吃的開心就是最好的安慰。
用餐時間,她的嘴角弧度保持的很好。外婆用完小半碗飯又喝了半碗銀耳羹。
孩子們做完飯,收拾的活自然就是彆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