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新鄉,孫子依依不舍的從斯老弟的車上下來,紅著眼圈與我們回到家裡。
“爺爺...”
“嗬嗬,怎麼?舍不得你斯爺爺啊!”
“嗯!”淚珠終於控製不住從孫子的眼眶滑落。“怎麼我現在很少見到帥爺爺!”
見他如此,我將他輕輕的抱起來,幫他擦拭眼淚。“傻瓜,斯爺爺也有自己的家,也有自己的工作,還要照顧你那位太爺爺。他現在很忙,所以隻能偶爾回來和我們見見麵。”
我這麼說時,又何嘗不是說給自己,隻是不知道小小年紀的他能不能理解。待我說完時,孫子自己也擦著臉上的淚珠,緩緩的點著頭,“嗯!”
“嗬嗬...快擦乾眼淚,爺爺奶奶帶你回家,以後想斯爺爺了你就和爺爺說,爺爺帶你去看他,好不好?”
“嗯!”
“哈哈,軒軒,那位爺爺是有什麼魔力嗎?”老婆見我們這般表現,隻覺得好笑,尤其是看到孫子默默流淚。
確實,孫子平時在我們身邊是一個很懂事很愛笑的孩子,像今天這樣落淚的次數可謂是少之又少。
“他對我可好了!每次都會給我買我喜歡的玩具,做好吃的,陪我玩。”
“爺爺奶奶也可以啊!”
“所以我把他也當做最好的爺爺...”
“哈哈哈哈...”孫子的話讓我忍不住笑出聲來。“回家嘍!”
這事兒還是不能讓老婆孫子他們在探討下去,畢竟很多時候我帶著孫子出來玩,都是在斯老弟那邊,而老婆並不知道,隻當我是帶著孫子出來隨便轉一轉。
孫子回到家以後情緒平複了很多,老婆陪著他玩,試圖將孫子的注意從斯老弟那邊“拉”回來,因為已經近十點多鐘,我便準備做中午飯,想著今天是國慶節的最後一天,就聯係了兒子他們,讓一起過來吃飯。
“好啊,爸!你們回來了嗎?正好我和瑩瑩發愁吃什麼呢!嘿嘿...”
“早上回來的!你們一會兒過來吧!我開始準備東西了!”
準備食材,燉一個排骨,清蒸鱸魚,起鍋燒油,炒一個孫子愛吃的西紅柿雞蛋、再來一個油麥菜,最後,紫菜蛋花湯!根據大家的食量,做每一個菜時,份量我都適當加了一些,四菜一湯,剛剛好。
“嘿嘿,爸。要不我帶著您大孫子,我們一家搬來和你們一起住吧!這樣我也能天天吃到這麼好的飯菜了!”
“一起住就算了,你們想吃了可以隨時過來!我給你們做就是了!”
“哈哈,你以前天天吃,也不見你如此!現在怎麼了,念起你爸的好了。”老婆在一旁打趣道。
“嘿嘿,以前不是小嗎?現在才知道爸爸做的菜,那真是讓人想念啊!”
“來,大孫子,吃排骨,你爸這叫不珍惜!咱可不跟他學,以後天天來,爺爺就天天給你做,好不好?”
“嗯!”
“我拍張照,發個朋友圈!老爸做的四菜一湯!”兒子拿出手機誇張的拍起來。兒媳和老婆兩人則是被他的樣子逗的開心,配合著他擺著姿勢。
說到這朋友圈,斯老弟這幾日也是連著發了好幾條,都是他和斯老爺子的合照,在各個風景區。
看著他們幸福的樣子,我也想到最近的自己,不論是和老婆還是兒子他們,我們的關係隨著年齡的增長也真的越來越好。尤其是和兒子,現在處著處著也快處成了“好哥們”!之前的那些隔閡似乎徹底的消失了!該開玩笑時,開玩笑,正兒八經商量事時也能平心靜氣的坐下來互相商量。而這一切改變的原因就是我,我就像是個發起點,心態越來越好的我,讓身邊的人也都願意和我交流,和我玩鬨。改變我的人,就是他“斯杭新”!
吃了飯,兒子和兒媳二人承擔起洗碗收拾的任務,孫子見狀也要參與進去,畢竟他跟著我們兩口也有六七日,見到他的爸爸媽媽,還是格外的親。
閒著沒事兒,我就坐在沙發上打開手機,想著看看斯老弟的信息。
一點開v信,很多新的朋友圈更新,斯老弟也發了一條,是一個視頻,視頻中記錄了他們今天的行程:
回到南湖公園的家,一張斯老爺子坐在茶桌前喝著茶水的照片,一段斯老弟帶著斯老爺子走在南湖邊的悠閒時刻,中午兩人碰杯暢飲,斯老弟對酒當歌,為斯老爺子唱歌助興。視頻中,斯老爺子始終帶著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