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人心穩定了,這才是恢複秩序的根本。
而一個人心穩定的後方,也是陳默繼續進攻的資本所在。
聽到陳默居然連穩定物價穩定人心的事情都有建樹,趙崢頓時也是對陳默更加崇敬了起來。
當即,趙崢也是肅然領命,道:“將軍思慮周全,末將定當竭力!”
......
就這樣,一連三日,陳默如同不知疲倦的陀螺,奔走在傷兵營、降卒營地、城牆修補現場和平糶糧鋪之間。
甚至,陳默還親自演示傷兵的清創換藥,用烈酒為傷兵消毒;
同時,陳默也在降卒勞作現場巡視,而其身後親兵捧著的大錘,也是讓任何心懷鬼胎者不敢妄動。
也是在一次次的身體力行中,陳默的大名也是快速地在堵陽城中傳播了開來。
儘管這一切已經完全地脫離了一名將領的職責,但城內的百姓和士兵們卻是紛紛欣然接受這一切。
甚至於,趙崢這位跟隨著秦頡一路從宛城逃離而出的將軍,看著陳默日漸沉穩深邃的眼神和有條不紊的處置手段,心中感慨萬千。
這位年輕的“司馬”,在血與火的淬煉和繁雜庶務的磨礪下,正以驚人的速度褪去青澀,展現出超越其年齡的成熟與老練。
也就在第三日的午後,卻是又有一支官軍匆匆而來。
根據斥候的回報,這支來援的官軍,並不是朱儁的主力,而是打著“曹”的旗幟!
瞬間,陳默便是意識到了什麼!
是了,曹老板的發跡,可不始於如今的黃巾之戰麼!
曆史上,長社之戰,曹操作為騎都尉率軍助戰,其果敢勇毅和治軍之能,已初露崢嶸。沒想到,竟在此地相遇。
當即,陳默也是換上了一身的戎裝前往城門迎接。
其實,按照級彆而言,陳默雖然還隻是軍司馬,但作為朱儁的親軍司馬,其地位並不在曹操的騎都尉之下。
更彆說,此時的陳默已經因為長社之戰被朱儁表為校尉。
其地位更是在曹操的騎都尉之上(東漢,校尉幾乎統一為兩千擔,都尉因其所屬軍種和地方不同,往往為一千至兩千石,因此,校尉的地位往往更高。)
按道理來說,陳默是不需要如此客氣地在城門等候的。
但,那可是曹操曹大老板啊!
在軍事上,其以雄才大略攪動漢末風雲,於群雄割據中異軍突起,討董卓、滅呂布、破袁紹,逐步平定北方,雖以“挾天子以令諸侯”飽受爭議,卻以實際行動遏製了分裂,終結了中原地區長期的戰亂紛爭,更為後來的天下統一埋下伏筆;
在政治上,其推行屯田製以安流民、足軍糧,讓殘破的北方農業漸複生機,又打破士族門閥對仕途的壟斷,高舉“唯才是舉”之旗,為寒門賢才開辟上升通道,使曹魏政權得以凝聚各方力量;
甚至,在文學領域,曹操也是不遑多讓,不僅生出了才高八鬥的曹子建,自己也算是開了一代文風,筆鋒雄健的《蒿裡行》《短歌行》,既寫儘亂世悲涼,又抒發壯誌豪情,為建安文學注入剛健雄渾的靈魂。
如此厚重的曆史人物,可謂是當時僅見。
便是劉備、孫權,也終稍遜一籌,也就是諸葛孔明才能稍壓一頭。
而且,若是爭霸,此人必是陳默未來最強勁的對手。
如此人物,陳默怎能不親身恭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