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陳默的這番解釋,自然而然地,曹操也是認可了陳默的作戰方案。
夏侯惇和曹洪被任命為了左右兩路的主將,趙崢和王渙則副之。
曹操領中路軍,而陳默則控五百精銳與夏侯惇所率二百騎兵,坐鎮中軍總攬全局。
而在大方向上確定之後,兩人也是開始對細節進行完善起來。
也就在沉陳默與曹操兩人為接下來的戰事而細細準備的同時,宛城之中,張曼成的府邸之中,也同樣進行著激烈的軍議。
陳默還有曹操的相應訊息,也是在第一時間被送到了張曼成的案頭。
曹操倒還好,在張曼成看來,這不過是來鍍金的一個膏腴子弟罷了。
倒是陳默,這個如同彗星般崛起的年輕將領,卻是讓張曼成感受到了不輕的壓力。
沒辦法,從長社夜襲開始,陳默就仿佛成了黃巾軍的克星!
堵陽一戰,陣斬彭脫,砸倒帥旗,迫降萬餘!
緊接著,短短十餘日,竟如狂風掃落葉般連克育陽、安眾、棘陽三城!
他麾下韓忠、孫夏、張闓三員大將,一死一俘一逃,數萬部眾灰飛煙滅!
其兵鋒之銳,進軍之速,簡直駭人聽聞!
如今,此人竟敢僅率千餘孤軍,就大搖大擺地在宛城五裡外紮營!
而曹操本人雖然不足一哂,但其麾下畢竟有著兩千部曲。
且觀其形容,也當屬精銳之伍!
這兩千多人,放在曹操的手上,張曼成倒不擔心,可隨著曹操所部與陳默合流,張曼成就不得不重視起來了。
也就在張曼成思考著要如何對付這夥官軍之際,一名身材魁梧、滿臉虯髯的黃巾悍將卻是忍不住出列請戰,道:“渠帥!官軍遠來疲憊,立足未穩!末將願率精兵出城,趁其兩軍初合、營寨未固,夜襲破之!必斬陳默、曹操狗頭,獻於帳下!”
說話者,正是張曼成手下的悍將——趙弘。
其言雖看似莽撞,但實際上卻是黃巾軍最好的選擇——雖然說陳默與曹操正等著黃巾軍的出戰,但毫無疑問,此刻的陳默(曹操)所部,也的確是最為薄弱的時候。
而若是想要繼續堅守宛城,就必須要拿下陳默(曹操)所部。
此刻,已經是最佳的時機了。
應該說,從這一點來看,趙弘此人還是頗有一番見地的。
曆史上,也是此人,在張曼成戰死之後,收攏黃巾軍,重新占據了宛城。
隻可惜,黃巾軍中,不是所有人都有趙弘這般的眼光。
這不,趙弘的話音才剛剛落下,便是有人站出來反駁道:“不可!渠帥!此乃官軍誘敵之計!縱觀陳默此人,慣以奇怪勝,如今貿然紮營於宛城之外,而行決戰之狀,其必有所圖。我軍切不可貿然出戰啊!”
從戰術上來說,這番反駁之言倒也算是有些道理。
畢竟,從現有的資料來看,陳默此人,太邪性了!
其每一次看似冒險的舉動,最終都成了埋葬他黃巾大將的陷阱!
彭脫、韓忠的慘死,孫夏、張闓的敗亡,無不證明此人用兵,深諳虛實之道,膽大包天卻又心細如發!
如此之人,大大咧咧地在城外安營紮寨,擺明了讓自己去攻,難免讓人心生疑慮。
但問題是,這樣的想法,卻是過於關注於戰術上的成敗了,而忽略了如今整個南陽的局勢。
簡單來說,陳默固然值得重視,但等朱儁的主力到達,那黃巾軍將再無一點可能。